一儿媳和婆婆发生争执,激动之下竟然动了手,儿媳被婆婆抓的满脸都是伤,特别是眼角那里看着特别严重,还说这是她的房子,辱骂儿媳妇让她滚。 婆媳发生矛盾很正常,但动手打人这就不对了,不管什么事,都不能动手, 这事看着是一时冲动,其实全是日积月累的怨气在作祟!邻居后来爆料,这对婆媳同住三年,矛盾就没断过,核心就绕着“房子”和“付出”两个词打转。婆婆的房子是婚前全款买的,打从儿媳嫁进来,就总挂嘴边“这是我的家,我说了算”,家里的家务怎么干、孩子怎么带、甚至儿媳买件衣服,她都要插一嘴管着。 儿媳是远嫁过来的,没娘家在身边撑腰,刚结婚就辞了工作专心带娃,每天起早贪黑做饭洗衣,哄完孩子还要收拾婆婆随手扔的杂物。有次孩子夜里发烧,儿媳急着送医院,想让婆婆帮忙看下行李,婆婆却坐在沙发上刷视频,冷冷说“孩子是你生的,该你管”;还有次儿媳炖了汤,想给刚下班的老公留一碗,婆婆却直接端去倒了,说“我儿子不爱喝你做的,浪费粮食”。这些鸡毛蒜皮的委屈,儿媳忍了一次又一次,没处诉说也没人撑腰。 这次动手的导火索,不过是件小事——儿媳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跟老公商量着要从共同存款里拿点钱,被婆婆听见了。婆婆当场就炸了,指着儿媳的鼻子骂“你吃我的住我的,还敢花我儿子的钱!”儿媳忍不住回了句“我带娃也是在为这个家付出,不是吃白饭的”,这话彻底点燃了婆婆的火气。 两人越吵越凶,婆婆随手抓起桌上的遥控器砸过去,没砸中就扑上来撕扯,儿媳想躲却被按住,脸上、胳膊上全是抓痕,眼角那道最深的口子,就是婆婆指甲划的。儿媳疼得直哭,婆婆还不依不饶,一边骂“滚出我的房子”,一边往她身上推搡,直到邻居听见动静冲进来拉开,这场闹剧才停下。 最让人心寒的是,老公当时就在旁边,却只是站着劝“别吵了”,既没拦着动手的母亲,也没安抚受伤的妻子。后来儿媳被送进医院,医生说眼角的伤口差点伤到眼球,得缝针还可能留疤。她抱着医生哭,说“我以为嫁过来是多了个家,没想到连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 “房子是我的”从来不是欺负人的理由!婚姻里的家,靠的不是谁买了房,而是互相体谅和尊重。婆婆忘了,儿媳放弃工作带大孩子、操持家务,这份付出不比赚钱轻松;老公也忘了,妻子远嫁而来,他本该是她最坚实的后盾,而不是冷眼旁观的“和事佬”。动手打人更是突破了底线,就算有天大的矛盾,拳脚相加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把彼此的关系彻底撕裂。 很多婆媳矛盾,看似是家务、带娃的分歧,本质上是婆婆没把儿媳当家人,儿媳没感受到被尊重。同住一个屋檐下,没有谁该理所当然付出,也没有谁能凭着“房子”就肆意拿捏别人。尊重是相互的,包容也是双向的,少点控制欲,多点同理心,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