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宣称:美国卖给中国的芯片都是“第四流“的货色,还得意洋洋地表示:我们

熹然说历史 2025-10-29 00:09:17

美国商务部长宣称:美国卖给中国的芯片都是“第四流“的货色,还得意洋洋地表示:我们不会给中国最好的芯片,连第二好、第三好的都不会给,这话说得,简直是把“既要赚你钱还要防着你“写在脸上了。 当一个国家的商务部长公开宣称只卖给对方”第四流”产品时,这究竟是自信还是虚张声势?卢特尼克的这番话背后,隐藏着美国对中国科技崛起的深层焦虑,以及一场正在悄然发生的全球芯片格局洗牌。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地表示,中国公司只能获得英伟达的”次次次等”的第四好芯片,“我们不卖给他们最好的产品,不卖给他们第二好的产品,甚至连第三好的产品都不卖”。这番话听起来颇有些得意洋洋的意味,仿佛在炫耀美国掌握了绝对的技术主导权。 卢特尼克这个人物本身就很有说头。1961年出生在纽约州长岛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相继早逝后没给他留下多少财产,全靠自己在华尔街打拼。1983年从哈弗福德学院毕业后进入建达公司,30岁前就成了高层,1991年成为CEO。2001年9月11日那天,他因为要送儿子去幼儿园,侥幸逃过了世贸中心袭击,但公司658名员工包括他兄弟在内全部遇难。从这个经历来看,卢特尼克确实是个能在危机中求生存、善于算计的商人。 卢特尼克的策略很明确:卖”刚刚够用”的产品,让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形成依赖,这背后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绑定。说白了,就是想让中国永远当”跟班”,有活干但干不了大活,有钱赚但赚不了大钱。这种思路倒是很符合他商人的本性,既要占领市场份额,又要保持技术垄断。 不过现实可能让卢特尼克有些意外。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中国芯片制造商的地位不断提升。美国半导体协会报告显示,美国本土芯片制造业占比从1990年的全球37%持续下滑至2025年的11%,而中国大陆同期从7%提升至24%。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企业自己的反应。英伟达2025财年中,53%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中国是英伟达的第二大销售额地区,占比13%。今年4月中旬,英伟达因为美国政府要求”未来无限期”对中国禁售H20芯片,损失约55亿美元季度收入,预计全年损失超过150亿美元。AMD也好不到哪去,因为出口管制,预估2025年全年将造成15亿美元收入影响。 黄仁勋曾表示,中国AI市场价值将达到500亿美元,“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将是一笔巨大的损失”。连英伟达CEO都承认,华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中国AI就在美国身后,世界上50%的AI研究者是中国人。 中国这边的应对也很有针对性。面对美国制裁,中国企业正通过多重曝光技术与现有设备组合推进先进芯片制造,中微半导体的5nm刻蚀机进入台积电生产线,华为昇腾系列AI芯片推理性能达英伟达H100的60%,训练成本降低40%。 在芯片设备被全面封锁后,中方在稀土材料上面进行出口管制作为反制措施。中国的稀土储备量占据全球市场的33%,供应了全球70%以上的稀土开采量、90%的稀土精炼产能。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代表福特、丰田、现代等国际汽车集团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福特汽车已经出现了部分型号停工的情况。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9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激增至13367.9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7%。中国GPU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3635.78亿元,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预计将从2024年的30.8%,提升至2029年的37.8%。 卢特尼克那番”第四流芯片”的话,现在听起来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表示,“过度和单方面出口限制”扼杀了美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当你的客户开始自己造产品,而且造得越来越好的时候,还在那里炫耀只卖给人家”第四流”的东西,这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恐怕历史会给出答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去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在全球化时代,想靠技术封锁来永远保持领先,这种想法本身就有问题。卢特尼克的策略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既得罪了客户,又刺激了竞争对手的创新动力,最后受损的很可能是美国企业自己。 卢特尼克的”第四流芯片”论调,究竟是美国科技霸权的最后挣扎,还是新一轮竞争的开始?当技术封锁遇上创新突围,这场芯片博弈的最终走向会如何?你觉得这种”既要赚钱又要防着”的做法能持续多久?

0 阅读:1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