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王乐平(1884—1930.2.18),原名王者塾,山东诸城人,是中国

凌珍谈汽车 2025-10-29 00:07:31

山东省诸城王乐平(1884—1930.2.18),原名王者塾,山东诸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集革命家、出版家、国民党左派理论家于一身的代表性人物。其生平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最新史料(2025-02-18 更新)整理如下: 一、早年求学与会党活动(1906-1911) - 1906 年考入山东高等学堂,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因“革命嫌疑”被开除。 - 1909 年再入山东法政专门学堂;1911 年武昌起义后,与丁惟汾等组建“山东各界联合会”,逼迫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独立,并任山东军政府革命军司令,率部光复登州、黄县、青州、诸城等地。 二、议会政治与舆论启蒙(1912-1918) - 1912 年 4 月任国民党在山东的喉舌《齐鲁日报》主编;1913 年“二次革命”失败,报馆被封,回高校任教。 - 1916 年袁世凯死后当选参议院议员;1917 年张勋复辟,国会解散,王返鲁潜心青年运动。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1919-1923) - 1919 年夏在济南创办“齐鲁通讯社”(翌年改“齐鲁书社”),专售《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成为山东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据点”。 - 1920 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函请其在山东建党,王因国民党身份婉拒,但推荐王尽美、邓恩铭等人,促成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诞生。 - 1922 年 1 月代表国民党出席共产国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早期国共两党均认可的“跨党派联络人”。 四、国民党改组派与遇刺(1924-1930) - 1924 年当选国民党“一大”代表,会后负责组建国民党山东省临时党部;1925 年任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成为北方党务领袖之一。 - 1928 年冬与陈公博、顾孟余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即“改组派”),主张“重新整顿国民党、反对蒋介石独裁”,成为党内最大反对派之一;陈公博出国后,王乐平实际主持改组派中央,并兼大陆大学代理校长。 - 1930 年 2 月 18 日,蒋介石派特务袭击上海改组派总部,王身中七弹遇害,终年 46 岁;1933 年归葬济南。 历史评价 王乐平既是山东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双核心”人物,也是国共合作早期最重要的“桥梁”之一;他创办的齐鲁书社被史学界视为“马克思主义在山东落地生根的起点”,而其领导的改组派则成为 1920 年代末抗衡南京国民政府的最有影响力的党内反对派。因其与中共创建、国民党左派运动均有深度交集,故在两岸及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均备受关注。

0 阅读:0
凌珍谈汽车

凌珍谈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