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阿根廷立法选举的早期结果显示,哈维尔·米莱总统取得了压倒性胜利,选民们以压倒性的支持票数支持他的自由市场改革和深度紧缩措施,这为这位自由意志主义领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资料:2025-10-27 财联社——阿根廷中期选举结果出炉!总统米莱取得压倒性胜利:这是“转折点”)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选举夜派对上,数百名支持者的欢呼与泪水交织在一起。 谁也没能料到,两个月前还在地方选举中惨败14个百分点的米莱,能在中期选举中收获如此戏剧性的胜利——“自由前进党”不仅将众议院席位从37席飙升至92席,参议院席位也净增13个,得票率远超最初30%-35%的预期目标。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甚至攻破了庇隆主义长期盘踞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堡垒,用41.5%的得票率改写了当地政治版图。 这场胜利的核心底色,是选民对经济现状的复杂抉择。 米莱上台后推行的“电锯式”改革从未远离争议:数万个公共岗位被裁撤,医疗教育投资冻结,养老金领取者的药品供应都陷入紧张,超25万人失业、1.8万家企业倒闭的代价让民众痛感明显。 但通胀率从超200%骤降至30%、14年来首次实现财政盈余的成绩,又让饱受恶性通胀之苦的民众看到了希望。 这种“短痛换长稳”的权衡,最终转化为选票上的支持——与其回到物价日日翻倍的绝境,不如给激进改革更多时间。 外部力量的介入成为关键推手,特朗普政府将400亿美元救助与米莱胜选直接挂钩,选举前紧急签署的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相当于给摇摆选民吃下了定心丸。 米莱在胜选演讲中特意强调这份援助“史无前例”,甚至用西班牙语喊出“让阿根廷再次伟大”,与特朗普的标志性口号遥相呼应,更凸显了这种政治关联,有分析师尖锐指出,这更像是“用200亿美元买下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支持”。 但胜利的光环下藏着隐忧,国会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自由前进党”及其盟友仍未占据过半席位,米莱未来两年推进立法仍需频繁与中间派协商。 反对派领导人基西洛夫的表态更直指问题核心:全国六成选民仍反对现行政策,这场胜利远非改革的全民背书,米莱政府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已放出风声将进行内阁改组,吸纳中间派成员以扩大执政基础。 更严峻的挑战在民生与地缘领域,紧缩政策导致的民众购买力下降尚未缓解,医疗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持续发酵,而米莱姐姐的腐败丑闻已让其支持率掉过10个百分点,若改革红利不能尽快落地,民怨随时可能反弹。 同时,全面倒向美国的姿态已影响到与巴西等传统伙伴的关系,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这种地缘押注的风险正在累积。 这场选举最终呈现的,是一个国家在危机中的艰难试错,选民用选票给了米莱“继续改革的许可”,却也留下了明确的时间窗口。 当“电锯式”改革的阵痛遭遇民意耐心的极限,米莱能否在维持经济稳定与缓解民生痛苦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阿根廷能否真正走出“百年衰落”的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