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赖岳谦直言:“以中国大陆这么大的体量,到今天还没完成统一,这不正常!”

芝士讲解员 2025-10-28 18:03:34

台湾学者赖岳谦直言:“以中国大陆这么大的体量,到今天还没完成统一,这不正常!” 赖教授平时在各种节目里头分析国际形势,特别爱聊台海问题,这次他点出的问题,戳中了不少人心里的疑问。 大家都知道,两岸分隔这么多年,根源得从上世纪中叶说起,那时候国民党退到台湾,大陆忙着重建家园,实力还没那么强壮。 早年间,大陆经济底子薄,军事装备也落后,统一的事自然得搁一边,先把日子过好再说。 改革开放前,大陆人均GDP才几百美元,军队武器多是老旧货色,对面台湾有美国撑腰,动武风险太大,搞不好就伤筋动骨。 所以那会,选择和平发展,积蓄力量,是明智之举,赖岳谦的话,其实就是在说,现在情况变了,大陆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可统一还是没动静,这就让人纳闷了。 赖教授的观点不是空穴来风,他常年研究中美关系和台海动态,见过大风大浪。 他的话让大家回想这些年大陆的变化,经济上,从世界工厂变成创新大国,GDP稳坐全球第二,制造业规模占全球三成,高铁里程世界第一,5G技术领跑全球。 军事方面,航母下水,歼-20隐身战机服役,东风导弹系列精度高射程远,台海周边演习越来越频繁,展示出绝对的优势。 赖岳谦强调,以大陆的体量,这么强的综合实力,还没完成统一,确实不寻常。 他没明说原因,可大家心里门清,有些人总爱找借口,什么要稳字当头,别破坏经济啥的,其实背后藏着私心。 话说回来,早年大陆确实没条件统一,国际环境也复杂,冷战时期美国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直接干预过金门炮战,那时候动手等于找麻烦。 后来中美建交,台湾问题成了内部事务,可大陆还得专注发展,加入WTO后经济腾飞,军费投入逐年增加,现在海军舰艇吨位已超美国太平洋舰队在亚太的部分力量。 赖岳谦这话说出口,马上在网上炸锅了,台湾媒体争相报道,大陆网友也热议,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统一?过去的原因好懂,实力不够,外部干扰多。 比方说,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派两个航母战斗群过来,大陆导弹试射后就偃旗息鼓,那时海军弱,空军也跟不上。 现在呢,大陆卫星侦察系统完善,反舰导弹能覆盖整个第一岛链,统一条件成熟多了,可总有声音说,别急,经济优先,战争会拖累增长。 这话听着有理,可赖教授一针见血,体量这么大,还拖着不办,不正常,延伸开来,其实有些反对统一的人,根子在个人利益上。 他们在海外置业,存了大笔钱,房产股票啥的,一旦开打,美国欧盟可能冻结资产,参考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后的制裁,那些富豪官员就慌了。 赖岳谦没直说,可他的话引人深思,这些人往往有影响力,在政策圈子里搅和,拖延统一进程。 这事的前因,得从两岸历史说起,1949年后,大陆百废待兴,台湾靠美援发展经济,差距拉大。 70年代大陆乒乓外交打开局面,80年代两岸开始民间交流,破冰之旅,90年代李登辉搞“台独”苗头,大陆通过军演回应,可实力有限。 进入21世纪,大陆经济起飞,军改后部队现代化,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台独”动作频频,大陆加大压力,绕岛巡航成常态。 赖岳谦常在节目里分析,说大陆已具备跨海作战能力,登陆演习模拟台湾地形,情报系统覆盖岛内。 如果继续拖延,台湾当局可能进一步拉拢美日,签署更多军售协议,像是最近的潜艇项目和导弹采购,增加统一成本。 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如果错过窗口期,外部干预加剧,统一就更难。 赖教授的话提醒大家,大陆体量大,意味着责任大,不能总等条件完美,时机稍纵即逝。 赖岳谦的言论还牵扯到更广的层面,台湾内部民意也在变,民调显示,越来越多年轻人认同中国人身份,反对“台独”的比例上升。 大陆惠台政策吸引台胞,像是居住证和疫苗援助,拉近人心,反对统一的声音,多来自既得利益者,他们怕失去特权,海外资产是软肋。 比方说,有些台湾政商人士在美国有房产,一旦统一,身份转变,资产可能被审查。 大陆内部,也有个别声音担心战争影响股市和外资,可赖教授认为,以大陆的韧性,短期阵痛换长期稳定,值了。 他的话引发讨论,网友说,是时候行动了,别让小团体利益绑架国家大义。 整个事件来龙去脉清楚:从历史分治,到实力积累,再到当前条件成熟,却因私利拖延,导致统一迟迟未决。 赖岳谦的话点醒大家,统一是历史必然,大陆有实力有担当,早日行动,就能迎来两岸一家亲的好时代。大家齐心协力,前途一片光明。

0 阅读:0
芝士讲解员

芝士讲解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