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正式通缉,纳入“台独”顽固分子名单之后,沈伯洋出来回应了!10月28日,沈

景铄看科技 2025-10-28 17:38:53

被我们正式通缉,纳入“台独”顽固分子名单之后,沈伯洋出来回应了!10月28日,沈伯洋放话声称,他昨天才分析中国的异常讯号,今天中国就行动了。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解决防卫台湾的人,果然很共产党。一年内第6次,这次还直接由公安立案侦查,下一步大概就是通缉、缺席审判。无所谓,反正,台湾人没在怕的。   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对外发布最新一批“台独顽固分子”追责名单,沈伯洋被正式列入。   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法律程序,对其涉嫌分裂国家、煽动颠覆政权等罪名立案侦查,并拟依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这一信息来自公安部官网以及多家中央权威媒体同步报道。沈伯洋是台湾“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董事长、知名政治评论人,长期在台湾媒体、社交平台发表涉大陆的极端言论,尤其在“认知战”相关话题上频繁制造噪音。   这是公安部今年以来第六次针对“台独”分子启动调查程序,而沈伯洋是被明确通报立案的高曝光人物之一。   通报中不再仅仅停留在“谴责”层面,而是直接进入了司法程序。这背后释放出的信号很直接:中国大陆已经将应对“台独”分裂势力的重心,从舆论战、防御性表态,转向法律战、主动出击。   沈伯洋在回应中提到“昨天分析中国,今天中国就动手”,显然是想营造一种“被打压的预言家”形象,但实情却恰恰相反。   他的长期行为早已被大陆方面列入监控视野,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真话”,而是因为他持续推动“台独”议程,甚至多次鼓动岛内针对大陆的“认知战”策略。   公安机关在收集证据、完成程序之后依法立案,本就是正常的法律流程,和他所谓的“刚说完就被办”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更多只是一种政治化的自我解读。   这类“台独”分子的动向已越来越不再局限于岛内,而是试图通过国际平台影响舆论、制造假象。   他们频繁出现在国际媒体、智库论坛、社交平台,以“台湾代表”自居,贩售所谓“大陆威胁论”。   而大陆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步完善了对外反制机制——从外交反驳到舆论澄清,再到如今的法律追责,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应对体系。   通缉不是象征,而是行动。大陆对“台独顽固分子”的通缉,不仅是政治立场的表达,更是司法权威的体现。   过去,“通缉”或许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警告,而今天,它已经带有明确的法律后续。大陆方面通过与相关国家开展执法合作、强化国际司法协作,使得这些“台独”分子在国际上也不再如鱼得水。   虽然岛内一些人对此表示不屑,甚至以“无所谓”回应,但从他们日渐谨慎的出境行为来看,这份“无所谓”多数时候只是强作镇定。   这一事件其实再次凸显当前两岸间“和平统一”与“分裂主张”的激烈碰撞。大陆方面已经明确将“反独促统”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法律追责只是手段之一,最终目标仍是实现国家统一。   而岛内部分政客则继续幻想“靠山靠海靠外援”,却忽视了大陆在法律、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维度上的长期战略耐力。   这一轮法律行动的背后,是大陆对“台独”分子信息链条、资金链条、舆论链条深入研究的结果。沈伯洋只是第六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通缉”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政策进一步细化,法律工具的适用范围将更广,追责力度也只会加强。   他今天的回应,也许能在岛内博得一时掌声,但终究无法改变现实局势。岛内民众更关心的是经济、民生、稳定,而不是某个所谓“分析师”的政治表演。   至此,沈伯洋的回应不过是一种“此地无银”的自白。大陆的法律程序已经启动,法律威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岛内“台独”分子若仍执迷不悟,只会让自己在法治的铁轨上越走越远。 素材来源:国台办回应:沈伯洋是不折不扣的“台独”顽固分子! 2025-10-28 11:02·直新闻

0 阅读:201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