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楼市这回真要大洗牌了。 不是崩盘,比崩盘还刺激。 国家队下场,不是来救市的,是来当裁判的。 开了个会,给房地产定了俩新词儿:“保障民生”,“高质量发展”。 听不懂?我给你翻译翻译。 意思就是,以后别再把房子当成一串代码、一个金融产品了。你得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你那房子,是给人住的吗?住着舒坦吗? 以前那种闭眼买、是套房就升值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以后拼的是什么? 层高够不够三米,电梯刷卡是不是丝滑,邻居半夜打个喷嚏你听得见不?这才是“高质量”。 上海核心区那些正儿八经的好房子,已经在偷着乐了。 大城市里那些准备旧改的老破小,也算是等来了第二春。 但那些三四线城市,为了盖而盖、库存高到吓人的“水泥盒子”…… 就自求多福吧。 官方说“慢慢消化”,这四个字听着就让人后背发凉,可能就是放到天荒地老。 说白了,房子正在回归它最原始的属性——一个“家”。 一个能让你住得爽、睡得香的窝。 以前看资产,以后,看的是生活本身。

10xxx88
当下救市的思路就是不断提高新房品质,形成明显代差,促使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去置换;同时老房子逐渐贬值下沉,既让经济条件稍差一点的家庭能买得起房子,那些置换也得自掏腰包补差价,同时还能降低今后拆迁成本,缓解土地财z压力。总之就是激发各个阶层的购房需求,想方设法让大家把银行卡里的钱花出来,带动经济内循环,同时引导房地产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
10xxx88 回复 用户10xxx54 10-28 15:49
支撑购房需求的三大要素(市场饱和程度、经济即购买力、人口)目前全部处于弱势,短期之内想要逆转根本不可能,尤其是第一条,市面上这么多老房子咋办?如果给你拆迁换新房,随着老一辈人的房子逐渐传下来,那今后就更没人需要自掏腰包买房了,就只能像小日子当年那样硬着头皮收地产税了;如果减少拆迁补助,降低土地回收再利用成本,那老房子就得贬值,总之横竖都是利空,这是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转型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调整过程,真正的调整结束,一定是在可持续发展政策明确之后
用户10xxx54 回复 10-28 14:38
呵呵
Vi贴
25秋05W20强纱翅。 ①郁亮。总资产应该在8~10亿元以上。 汪实的资产在10~20亿。多数来自房地产。 ②房企高管财富前20 排名 姓名 公司 财富值(亿元) 1 王健林 万达 600 。 2 杨惠妍 碧桂园 450 , 3 吴亚军 龙湖 380, 4许家印 恒大 200 , 5孙宏斌 融创中国 150 , 6 林中 旭辉控股 120 , 7 陈卓林 雅居乐 100 , 8李思廉 富力地产 80 , 9 郭英成 佳兆业 60 , 10 郁亮等人 万科 50 , 11 张近东 苏宁置业 45 , 12 黄其森 泰禾 40, 13 潘石屹 SOHO 35 , 14 宋广菊 保利发展 30 , 15 凌克 金地 28 , 16 黄文仔 星河湾 25 , 17 孔健岷 合景泰富 22 , 18 纪海鹏 龙光 20 , 19 钟声坚 仁恒置地 18 , 20 欧宗荣 正荣 15 . ③各级纱翅在房地产市场平台大发横财,七品的少则几亿~十几亿。多则几十几百亿进账。这才是房地产贼大的推动力来源.。这些人各个都把几十亿,几百亿的资金转移到国外。
用户10xxx16
驴唇不对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