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一句 “美国根本不缺稀土,全世界都能挖,但挖出来的稀土都得送到中国加工,“此话一出,美国人当时就破防了! 首先得说,马斯克这话可不是随口蹭热度,他敢这么说,是因为自己就是稀土产业链里的“当事人”。作为特斯拉的老板,他家电动车的永磁电机,核心材料就是稀土永磁体,每年要消耗大量稀土。他天天跟全球供应链打交道,比谁都清楚这里面的门道——这话里的每一个字,都戳中了美国的“痛处”,也道破了全球稀土产业的真实格局。 先掰扯下马斯克说的“美国不缺稀土”到底是不是真的。还真没骗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的数据,美国稀土储量约140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14%,排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越南。最有名的就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巅峰时期产量占全球80%。按说有这么多资源,美国完全能自给自足,可为啥还要把稀土运到中国加工? 关键就卡在“加工”这一步。稀土这东西,不是挖出来就能用的,得经过“分离提纯”——把17种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相似的稀土元素一一分开,提纯到99.99%以上,才能做成工业能用的材料。这活儿看着简单,实际是实打实的技术活,不仅工艺复杂,还得处理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环保要求极高。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攻克这套技术,现在掌控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光江西赣州一个地方,就集中了全球70%的分离提纯企业,从技术到产能,都是绝对的领先地位。 美国不是没想过自己搞加工,早从2010年就喊着“稀土自主”,花了十几年时间重启芒廷帕斯矿,还砸钱建了几家加工厂。可结果呢?2023年美国本土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只够满足自身需求的15%,剩下的85%还得靠进口,而且大部分都得送到中国来加工。为啥?一来是技术跟不上,中国企业的分离提纯良品率能到99.995%,美国刚建的工厂勉强到95%,差的这几个小数点,就意味着产品没法用在高端制造上;二来是成本太高,建一条完整的分离提纯生产线,要花几十亿,还得配套环保设施,美国企业算下来根本不划算;三是环保压力大,美国本土居民反对建厂,光环评就得拖好几年,根本快不起来。 马斯克的话之所以让美国人“破防”,是因为他作为美国本土的顶级企业家,亲手戳破了美国“稀土自主”的假象。这些年美国一直喊着“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甚至出台了《稀土供应链韧性法案》,可实际呢?挖出来的稀土原矿,还是得漂洋过海送到中国加工,绕了一圈又回到原点。更让他们难受的是,中国的优势不是靠“垄断”,而是靠技术积累和产业链配套——从稀土开采、分离、冶炼,到下游的永磁体、电机制造,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这是美国花多少钱、喊多少口号都短期内补不上的短板。 还有个更扎心的点,美国高端制造根本离不开中国加工的稀土。比如F-35战斗机的发动机、宙斯盾舰的雷达,还有特斯拉的电机,都需要高纯度的稀土材料。要是真断了中国的加工环节,美国的军工和新能源产业就得停摆。马斯克太清楚这一点了,他说出实话,其实也是在提醒美国:产业链的优势不是靠“喊口号”堆出来的,得沉下心搞技术、建配套,光靠“脱钩”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说到底,马斯克的这句话,其实道破了全球产业链的一个核心逻辑:现在早不是“有资源就能说了算”的时代,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完整产业链,谁才有真正的话语权。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的优势,是几十年技术攻坚和产业积累的结果,这才是美国最想追却短期内追不上的差距。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