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王家烈被蒋介石逼迫,交出兵权后考察散心,蒋介石也够意思,给了3万大洋

混沌于浮云 2025-10-27 23:59:58

1935年,王家烈被蒋介石逼迫,交出兵权后考察散心,蒋介石也够意思,给了3万大洋路费,不想,王家烈前脚上飞机,后脚,特务就把他的贵州老窝给“端了”! 王家烈1893年出生在贵州桐梓县新站区小水乡,那地方穷山恶水,他家靠父亲教私塾勉强过日子。幼年他就家境困难,1911年从桐梓高等小学堂毕业,没钱继续念书,只能去松坎到遵义间背盐挣点小钱维持生计。那时候背盐是苦力活,一趟趟走古驿道,肩上扛重担,日子过得紧巴巴。1912年他到遵义,短期内教过私塾,但没多久就转行从军。 1914年8月,王家烈在遵义入伍,从最底层的士兵干起,一步步熬出来。1915到1917年,他进贵州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加入护国军,接受正规军事训练,军阶慢慢升。1920年调入贵州护国军,继续在军中混日子。1926年他当上贵州陆军讲武学校上校教官,负责带兵训练。那时候贵州军阀派系多,他靠着调和关系,渐渐站稳脚跟。 1931年,王家烈升任国民党陆军第25军第2师师长,同年12月又兼第25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1932年4月,他正式当上第25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这位置来之不易,贵州财政一直拮据,军饷少兵多,派系林立。他控制铜仁地区,和犹国才、侯之担、胡宗铎这些地方实力派联合,签下三省互助协议,连接桂系和粤系,对抗中央势力。依赖地方资源,他勉强维持统治,但根基不稳。 1935年春,薛岳部队开进贵阳,蒋介石借追击红军名义加强控制。王家烈部队的军粮全由中央拨发,行动得向南京请示,等于被架空。蒋介石在南京开会,桌上文件堆着,他坐上席,王家烈站着听训。蒋介石要求王家烈在省主席和军长职位中选一个,王家烈没马上答复,会后回住处。何知重和柏辉章已经收拾行李,先回贵阳安排部队迎接中央代表,这俩副手早转向蒋介石那边。 蒋介石停发王家烈部队军饷,施加压力,王家烈只能同意交出兵权,保证贵阳不乱。蒋介石给3万大洋当考察路费,王家烈和张学良一起上飞机离开贵阳。飞机刚起飞,特务就冲进王家烈贵阳府邸,搜查带走万式原和万式谨,两人两天后尸体现身南郊,躺了三天才由工部局处理。宋美龄借口身体不适拒见王家烈,这是个信号,权力转移彻底完成。 铜仁系部队全被调离,贵州省政府改组,王家烈丢掉省主席职务,吴忠信接手。贵州成西南第一个彻底中央化的省份。这次操作精准,像外科手术,先用钱逼人分化,再用名义压垮。王家烈起家靠铜仁,但蒋介石从心腹下手,一刀切干净。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留后路。 王家烈被任命军事参议院中将,但他没去履职,直接住进南京郊区旧宅,和妻子万淑芬过日子。万淑芬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不出门。他在那儿种花看书,有时写贵州地方志,不提贵阳那些年的事,也不说副手背叛。日子过得低调,远离政坛。 1949年后,王家烈移居北京,继续平静生活。他当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参加地方志编写会议。一次会上,他发言说铜仁是黔东门户,不该被忘记,声音平稳,但眼睛微湿。台下人记录了,没刊登出来。他的军政生涯就这么收尾,贵州统治时期成历史尘埃。 1966年8月11日,王家烈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这辈子从背盐小子到贵州王,再到失势闲人,起落大起大落。蒋介石的削藩策略让他成牺牲品,但历史就这样推进,贵州从军阀割据转中央控制。他没留下太多痕迹,只剩档案里的记录。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