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两架战机相继坠入南海,其尼米兹号航母末日行名副其实,为什么会这样? 十月的确是

赵财苗 2025-10-27 11:52:21

美两架战机相继坠入南海,其尼米兹号航母末日行名副其实,为什么会这样? 十月的确是个转折点!中国反对霸权的战略反攻,从国庆期间稀土管制开始了。尽管周末中美达成了协议,但我们必须做好特朗普再次翻脸的准备。而美国人民,需要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不要主次不分。 美国之所以越来越差,是自己的问题,包括世界各地耀武扬威的穷兵黩武。这不,一个突发消息传来,最后一次航行后就退役的尼米兹号航母,刚刚在南海接连两架战机坠海,成了名副其实的末日之行。本来这次南海嘚瑟之后,要永久淘汰了。这一次可算是不能光荣退役了。 事情是这样的。北京时间今天早上,美国太平舰队发表声明称,周日,美国尼米兹号航母上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和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南海相继坠毁。这两起事故,发生间隔不到一个小时。 非常巧合的是,特朗普恰好开始了第二次入住白宫后的亚洲首秀,而且在东盟峰会上俨然成了主角,不仅东盟各国在关税问题上纷纷妥协,而且仪式上极大地满足特朗普的好大喜功。但人算不如天算,本来最不应该出问题的环节,出了一个大丑! 从美国太平洋舰队声明看,“海鹰”直升机,在南海水域坠毁时,所有三名机组人员获救。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从尼米兹号航母上起飞坠毁时,两名机组人员成功弹射,并全部获救。毫无疑问,美军逃命能力还可以。 这哪是什么“巧合”,分明是美军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在最想装门面的时候露了怯。特朗普在东盟峰会上刚靠关税胁迫刷完存在感,转头自家航母就掉了链子,这脸打得比谁都响亮。所谓的“末日行”,早在尼米兹号被硬拽着延长服役时,就注定了不体面的结局。 根子就出在美军那套“拆东墙补西墙”的装备体系上。这船1975年就服役了,算到现在整整50年,舰体上的锈迹从吃水线堆到甲板,补丁密密麻麻得像块破布。本来早该2020年就退役,硬是被五角大楼拖到现在,就因为能打的航母实在不够用。卡尔·文森号被派去中东盯胡塞武装,福特级的肯尼迪号电磁弹射器故障率高达8%,连正常起降都保证不了,只能在码头当摆设。这哪是让尼米兹号“站好最后一班岗”,分明是把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将往火线上推。 更要命的是这船早就是“带病出征”。去年4月就有消息说,它的核反应堆多次出现冷却故障,航速常年上不去,电力系统更是三天两头跳闸,直接影响舰载机起降。美军虽说赛前搞了7个月“升级检修”,可上世纪70年代的底子,再怎么补也成不了新船。这次出事的F/A-18F更不是善茬,这机型因为机体老化,事故率比福特级的F-35C高出37%,早就是公认的“空中隐患”。 南海的环境等于是给这堆老装备补了致命一刀。这儿的高盐高湿气候,对金属的腐蚀速度是温带海域的三倍,MH-60R的旋翼轴承、超级大黄蜂的引擎叶片,根本经不起这么折腾。加上尼米兹号长期高强度部署,舱室密封性早出了问题,海水渗进设备舱都是常事。这种状态下还硬要搞“战略威慑”,不出事才怪。 最讽刺的是,美军把尼米兹号派来南海,本是想给特朗普的东盟之行撑场面。结果威慑没成,先摔了两架飞机,活脱脱演了一出“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场景像极了当年的苏联,航母编队硬撑着全球部署,却连基本维护都跟不上,最后只能看着霸权一点点往下掉。 有人说这是“中国稀土管制的影响”,这话其实没说到点子上。美军自己的工业体系早出了大问题,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产能下滑40%,退役的舰艇根本补不上来,核潜艇部队都面临“退役多、补充少”的尴尬。反观我们,造船业高速发展,反舰弹道导弹体系日趋完善,这种此消彼长不是靠一两件装备能逆转的。 尼米兹号很快就要被拆成废铁了,可它暴露的问题不会跟着一起消失。要是还抱着“全球霸权”的执念,硬让老装备在敏感海域刷存在感,下次摔的可能就不只是飞机了。特朗普在东盟峰会上再怎么吹嘘,也掩盖不了美军装备老化、工业衰退的真相。 这哪是什么“南海魔咒”,分明是过度扩张的必然代价。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2
2025-10-27 12:15

再来两架

猜你喜欢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