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省生物联赛一等奖、哈工大毕业的39岁男子,在中建八局工作9年后因“不能胜任”待业,学霸光环与职场困境的反差引人深思。 秦仕江曾是黑龙江省学霸,高中获生物联赛一等奖保送厦大,却执意高考考入哈工大。 2011年入职中建八局,这家哈工大毕业生重点流向的央企,他抱着解题思维工作九年,最终因不能胜任被劝退。 同事评价,他能熬夜画完美的图纸,却不懂给领导敬酒,能独自解决技术难题,却在部门聚餐时坐冷板凳。 如今待业家中,母亲翻出他高中的省一等奖证书喃喃,当年全校敲锣打鼓送喜报,怎么就成这样了? 他当年多牛,拿生物竞赛一等奖能保送厦大,偏要自己考哈工大,妥妥的学霸天花板。 可学校教的是怎么解题、怎么把专业学精,从没教过跟领导敬酒该说啥,怎么给领导递烟才得体。 哈工大出来的学生,八成去了国企,可学校只跟他们说要为国家做贡献,压根不提职场里这些弯弯绕。 结果他抱着把活儿干好就行的想法去上班,到了才发现,在建筑央企里,真不是专业能力占大头,会来事、会做PPT,比画完美图纸还重要,他那套解题思维根本用不上。 他在中建八局干了9年,这几年公司早变了,不再只缺技术好的人,更缺会沟通、能搞定人的。 现在招新人,都明确要会来事,当过学生干部的,光会画图根本不够。项目上要陪业主喝酒、跟政府协调关系,这些活儿他打心底里不愿意干,领导也替他可惜,他像老一代工程师,只懂技术,跟不上现在的节奏,最后只能被淘汰。 现在大家看一个人,就盯着挣多少钱、当多大官。他39岁在家待业,好多人就说他没本事,没人看见他的好:不跟人搞虚的,还熬夜改图纸。不陪酒应酬,还守着技术标准不松口。说白了,现在的评价标准太单一,根本容不下他这种不愿低头、只想靠本事吃饭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