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传喜讯! 10月24日,大本钟奖颁奖典礼在德国汉堡举行,颁奖仪式上,大本钟奖组委会华裔创始人李俊辰教授揭晓了2025年度大本钟奖全球十大杰出华人青年奖荣誉获得者,奥运乒乓球冠军樊振东在列。 这奖可真不是随便拿的。被称作“华人青年领域达沃斯”的大本钟奖,选的从来不止是“有成绩的人”——年龄得在40岁以下,得有国际影响力,人品还得过硬,每年全球提名超不过20人,最终能站上领奖台的没几个。能和金庸、姚明这些各领域翘楚同列,樊振东靠的绝不止那112座冠军奖杯。 谁还记得当年那个被张继科喊“小胖”的少年?12岁就离开家进八一队,小学刚毕业就把训练馆当成了家,数不清的挥拍、体能课,硬生生把自己磨成了15岁就能打败王励勤的“天降奇才”。17岁拿波兰赛冠军时,他脸上还有婴儿肥,可握球拍的手已经布满老茧,那时候外界只看到他“出道即巅峰”,没看见他背后是“把每一次训练都当决赛打”的狠劲。 他最让人佩服的从来不是一直赢,而是跌下去还能爬起来的韧劲。2019年那阵“技术危机”有多痛?被对手研究透,世乒赛连八强都没进,铺天盖地的质疑说他“要被时代淘汰了”。可他没歇着,在训练馆里多泡几小时,一点点改打法、调节奏,直到2020年卡塔尔公开赛,用稳到极致的“效率型输出”狠狠赢回来。更难的是2023年,被私生饭闯进酒店房间,心理创伤导致近300天的冠军荒,加上高烧刚退就连打38场比赛,咳嗽着输球时,还有人说他“不如马龙,不及王楚钦”。 可就是这样熬过来的人,才懂“担当”俩字怎么写。巴黎奥运会拿了大满贯,他没趁机上综艺炒热度,反而宣布退出世界排名——不是躺平,是太累了,想让身心重新校准。转头就加盟德甲,19分钟速胜点燃欧洲赛场,萨尔布吕肯俱乐部2500个座位座无虚席,连纪念衫都排到2026年才能发货。更出人意料的是,他还成了美国职乒联赛的战略投资人,把运动员的“下半场”规划得明明白白。 赛场外的他更藏着温柔。武汉疫情、河北洪灾,他次次捐款,却总在单子上写“广州樊先生”;湖南老家修公路,他匿名捐了100万,直到网友偶然发现才曝光。德国观众记住的不只是他的球技,还有他赛后弯腰捡乒乓球的细节,组委会那句“以行动为旗”的颁奖词,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现在再看那些质疑他“不务正业”的声音多可笑——去看场演唱会被骂“耽误训练”,父亲手术时被网暴“状态差”,可他从来没靠情绪回应,只用球拍和行动说话。对比当下有些运动员靠炒作、CP博眼球,樊振东这种“低调做事,高调赢球”的样子,才是真的青年榜样。这奖给他,不止是认可他的成绩,更是认可一种“聚沙成塔,永无止境”的精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