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算了,俄罗斯太天真了。 发现没有,很多人认为俄罗斯是在跟整个北约对抗,乌克兰只是一个桥头堡而已,如果没有北约援助乌克兰说不定在3年前就崩溃了更不要说有今天的对峙。 其实说的一点没错,我们要明白俄罗斯打乌克兰本来就是一场不对称战争,俄罗斯从经济军事能源人口都远胜于乌克兰。在这种优势下本该像美国打击伊拉克叙利亚那样实现降维打击,可现实却陷入泥潭动弹不得。 俄罗斯现在面对的不是乌克兰而是整个北约的军事资源,乌克兰每天1亿多美元的军费开支七成靠欧美输血才能维持,俄罗斯这边每天消耗高达3到5亿美元砸进去,2025年国防预算占到GDP百分之六点三,这仗打得简直就是钞票焚烧炉。 普京当初可能想着速战速决,没料到乌克兰抵抗如此顽强更没料到北约团结得这么紧。俄军多线作战兵力分散,原本计划直取基辅却陷入顿巴斯绞肉机,每占领一平方公里土地都得付出上百士兵伤亡的代价。北约的情报支持和武器输送让乌军撑住了关键战线,俄军虽然调整战术用无人机和杀伤区体系逐步推进,但想彻底取胜比登天还难。 欧洲确实把俄罗斯的行动看作对整个欧洲大陆的威胁,芬兰瑞典加入北约后波罗的海几乎成了北约内湖,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被缩到最窄处仅数十公里的芬兰湾。这种地缘压力让俄罗斯安全感暴跌反而加强军事反制,与北约在边境地区频繁军演互秀肌肉,形成恶性循环。 俄罗斯经济表面韧性十足实则隐患重重,通胀率高企民生领域投入缩减,军工产业过热导致劳动力短缺行业垄断加剧。前线伤亡累计超过百万人,招募奖金从年初150万卢布飙升至250万卢布,这种人力财力消耗不可能长期持续。乌克兰同样面临极限,西方援助到位延迟士兵士气低落,但欧洲军工生产加速又给战局带来变数。 这场消耗战已经变成看谁先眨眼的游戏,俄罗斯骑虎难下打不赢北约会更加步步紧逼想打赢又缺乏决定性手段。后普京时代谁能扛住这种内外压力还真是个问题,毕竟战争每天烧掉的钱和社会成本正在悄悄改变俄罗斯的未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