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去给越南第二大房企做审计,账上写的赚了9个亿,结果一查,亏了快200亿。

军师 2025-10-25 15:08:51

普华永道去给越南第二大房企做审计,账上写的赚了9个亿,结果一查,亏了快200亿。你猜怎么着?普华永道转头就被解雇了。 这帮人拿着发债圈来的40亿,房子一砖一瓦没盖,全通过一堆空壳公司,给自己家亲戚的窟窿填上了。 更骚的是,银行也跟着一块儿玩火,说好的钱拿去搞基建,结果全被他们偷偷拿去放短贷了。 监管呢?全程“失明”。 是不是觉得这剧本特眼熟? 没错,跟之前那个女首富张美兰的套路,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把银行当自己家提款机,左手倒右手,玩得那叫一个溜。 可笑的是,现在烂摊子出来了,谁来收拾? 越南政府自己都快穷得揭不开锅了,上次女首富那案子,掏空了快三分之一的外汇。 这哪是什么商业危机,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财富转移大戏”。房企老板把发债的钱当成自家金库,银行把放贷的规矩当成摆设,审计机构把专业操守当成可有可无的点缀,就连本该守门的监管部门,也集体选择了“看不见”。整个链条从上游到下游,从决策者到监督者,全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把市场规则玩成了“过家家”。 你以为这是个别老板的胆大包天?根本不是。这背后是一套成熟到可怕的“钻空子逻辑”。房企知道,只要账面上画个“赚钱”的大饼,就能从市场上圈到钱;银行清楚,把钱借给“大企业”,表面上风险低,暗地里还能靠违规放贷赚差价;审计机构心里门儿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能拿到高额服务费,还能不得罪大客户。至于监管?要么是被利益绑住了手脚,要么是本身就成了这场游戏的“旁观者”,反正天塌下来有“公家”顶着。 最讽刺的是什么?房企一砖一瓦没盖,却拿着投资者的钱去填自家亲戚的窟窿,这不是经营,这是明抢。银行承诺的“基建贷款”,转头就变成了高息短贷,这不是违规,这是公然践踏信任。更荒唐的是普华永道,作为全球知名的审计机构,连“赚9亿”和“亏200亿”这么离谱的差距都查不出来,最后被解雇,倒像是成了替罪羊——毕竟,把锅甩给审计,总比承认整个体系出了问题要容易。 再看看之前的女首富张美兰,套路简直复刻粘贴。都是把金融机构当成私人提款机,都是用“左手倒右手”的空壳公司游戏转移资产,都是在监管的“眼皮子底下”把钱霍霍干净。上次掏空了三分之一外汇,这次又来个亏200亿的烂摊子,越南经济就这么经得起折腾? 说到底,这种闹剧能上演,根源从来不是某个人的贪心,而是制度的漏洞和监管的缺位。当“违规成本”远低于“违规收益”,当“集体失责”不会被集体追责,总会有人铤而走险。投资者的钱打了水漂,银行的坏账堆成了山,最后只能靠本就拮据的政府来擦屁股,可政府的钱,本质上不还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这事儿看着发生在越南,可细想下来,不管在哪,只要金融监管的口子松了,只要市场规则被当成摆设,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戏码就有可能重演。毕竟,人性的贪婪从来不会缺席,缺的只是能管住贪婪的笼子。 现在烂摊子摆在哪儿,谁来收拾还没个准信,但有一点很清楚:如果不补上制度的窟窿,不把失职的环节一个个揪出来,今天是这家房企,明天可能就是另一家巨头,到时候亏的可就不只是200亿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军师

军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