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又来要钱了, 这次很干脆,也很绝! 不给钱就裁员,而且还发出“破产”警告!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在纽约总部召开记者会,表示如果各国不及时付款,将不得不裁员2681人,并宣布2026年联合国预算将比2025年削减15%。 谁能想到,管着全球维和行动、人道救援、气候变化合作的联合国,居然会被逼到“靠裁员逼钱”的份上?咱先掰扯掰扯联合国的钱到底从哪来——它没有自己的产业,也赚不了钱,全靠会员国交的“会费”和“自愿捐款”过日子。其中“常规预算会费”是大头,按各国经济实力分摊,美国占比最高,得掏22%,中国排第二,约15%,剩下的由其他国家分。可问题就出在“交钱”上,尤其是美国,常年拖着会费不还,截至今年上半年,各国拖欠的常规预算会费加起来有15亿美元,光美国就欠了6亿多,相当于联合国半年的常规支出。 之前联合国还能靠挪用“维和预算”“人道救援备用金”撑一撑,可今年实在撑不住了。古特雷斯在记者会上拿出的报表里写得明明白白:常规预算账户里的钱,连支付今年下半年员工工资都悬,更别说推进那些早就定好的项目——比如非洲的疟疾防治计划、太平洋岛国的抗海平面上升工程,还有中东地区的难民安置,这些全得靠钱堆。有内部人员透露,其实早在三个月前,联合国就开始砍“非必要开支”了:员工出差只能坐经济舱,打印纸必须双面用,连总部大楼的空调温度都调高了两度,可就算这样,还是填不上资金的窟窿。 这次说要裁的2681人,也不是随便挑的。古特雷斯明确说了,优先裁行政、后勤部门的人员,比如总部的文书、档案管理员,还有部分地区办事处的协调员。可别觉得这些岗位“不重要”,比如负责维和部队物资调配的后勤人员要是少了,派驻刚果(金)、马里的维和士兵可能连防弹衣、食品补给都要拖慢;行政人员减少,各国提交的援助申请、会议文件审核都会变慢,到时候受苦的还是那些等着联合国救命的难民、灾民。有员工在内部论坛吐槽:“我们天天帮着协调全球救援,结果自己先要丢工作了,这算什么事?” 更讽刺的是,那些常年拖欠会费的国家,反而在联合国里话语权最大。就说美国,欠着6亿多会费,却还在安理会里对联合国的决议指手画脚,甚至要求联合国按照它的意愿调整项目方向;还有一些欧洲发达国家,一边喊着“要重视全球治理”,一边拖着几百万、上千万的会费不付,理由五花八门——“国内经济不景气”“预算没批下来”,可转头就给自家军队、福利体系加预算。反倒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越南、埃塞俄比亚,虽然分摊的会费比例只有零点几,却从来没拖过,每次都按时足额缴纳。 古特雷斯这次发“破产警告”,其实也是被逼急了的无奈之举。他心里清楚,联合国不是真的想裁员,是想用这种方式逼那些拖欠会费的国家“掏钱”——毕竟一旦裁员影响到维和、救援这些核心工作,各国政府肯定会被国内民众、国际舆论施压。可问题是,要是这些国家还是不配合,联合国真的能“破产”吗?答案是不能,它是全球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一旦停摆,全球很多合作项目都会瘫痪,可这种“不能破产”的特殊性,反而成了有些国家“赖账”的底气。 说到底,联合国的困境,本质上是“大国责任”和“实际行动”脱节的问题。那些享受着联合国带来的安全、合作红利的国家,却不愿承担相应的资金责任,反而让联合国和普通员工来买单。这次的裁员警告,更像是一记警钟:要是各国还抱着“占便宜、少出钱”的心态,迟早有一天,联合国真的会无力再做那些“救人、维稳、促发展”的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