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去世,李政道两口子又火了! ​李政道两口子才是真正的一对人中龙凤,一个是科

曼彤说世界 2025-10-25 12:24:55

杨振宁去世,李政道两口子又火了! ​李政道两口子才是真正的一对人中龙凤,一个是科学界的天之骄子,一个是温柔聪慧的贤内助,琴瑟和鸣几十年。 ​李政道年轻时有点胖,追秦惠䇹的时候,愣是逼着自己减肥,还专门报了舞蹈班练跳舞,就为了在舞会上给心上人留个好印象。后来秦惠䇹得阑尾炎住院,他守了一个月,康复当天就求婚,1950 年在芝加哥市政府办了婚礼。 谁能想到,当年为了跳舞减肥的小伙子,后来会成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的华人得主之一,而身边的秦惠䇹,自始至终都是他最稳的“后盾”。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拿诺奖时,他在瑞典领奖台上说的第一句感谢,不是给导师,而是给秦惠䇹:“没有她,我没法专心做研究。”那会儿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当教授,每天泡在实验室到后半夜,回家时总能看到客厅亮着一盏小灯,桌上温着一碗秦惠䇹炖的排骨粥——她知道李政道胃不好,熬夜容易犯胃痛,十几年如一日,从没断过这碗粥。 秦惠䇹可不是只会做饭的“贤内助”,她本身也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英语、法语都流利。李政道写论文时,有些外文文献需要核对,她能帮着逐字翻译;遇到国际学术会议,她还会帮李政道整理演讲提纲,甚至帮他挑西装、熨领带,连细节都照顾到。有次李政道要去欧洲做报告,临出发前发现重要的手稿漏在家里,秦惠䇹拿着手稿开车追去机场,在飞机起飞前10分钟把稿子送到他手里,自己却因为超速被交警开了罚单。后来李政道总跟朋友说:“我拿奖靠的是脑子,可把日子过顺的,全靠惠䇹的心。” 他们俩最让人佩服的,是把“小家”的温暖延伸到了“大家”。上世纪70年代,李政道最早推动中美学术交流,想帮中国培养物理人才,秦惠䇹比他还积极。她主动联系美国的华人学者,帮着筹集资金,还亲自整理中国学生的申请资料,熬夜核对每个人的专业方向,生怕漏掉一个有潜力的年轻人。1986年他们一起设立“秦惠䇹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资助中国学生去美国顶尖实验室学习,秦惠䇹每年都会抽时间见这些学生,跟他们聊生活、聊学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个学生后来回忆,秦惠䇹特意教她怎么适应美国的饮食,还送了她一本手写的食谱,“字里行间全是温暖,一点架子都没有”。 可惜秦惠䇹2003年因病走了,走之前还跟李政道说“基金的事不能停,孩子们还等着机会”。李政道听了她的话,这二十多年一直守着这份约定,每年都会亲自审核基金申请,哪怕年纪大了眼睛花,也会用放大镜一行行看资料。他把秦惠䇹的照片放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书桌前还摆着当年秦惠䇹帮他整理的文献手稿,逢年过节,他会对着照片说:“惠䇹,今年又有几十个孩子去美国学习了,你要是在,肯定开心。” 现在大家说他们是“人中龙凤”,不是只羡慕李政道的才华和秦惠䇹的温柔,更羡慕他们那种“彼此成就”的感情——李政道的科研里有秦惠䇹的支持,秦惠䇹的温柔里藏着对李政道的理解。不像现在有些感情,要么只谈利益,要么只图新鲜,他们俩用几十年的日子证明:最好的伴侣,不是你成功时我沾光,而是你往前走时,我始终在你身后,替你守着灯火,也陪你看遍风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5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