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遗体只剩10%,每年维护费用高达百万美元,大多数人建议将其下葬,普京:只要有

罗普娱记 2025-10-25 11:35:35

列宁遗体只剩10%,每年维护费用高达百万美元,大多数人建议将其下葬,普京:只要有我在,谁也不能动!普京为何不愿意将列宁下葬呢? 列宁是苏联的缔造者,当年就是他领着人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事儿在俄罗斯历史上是刻进骨头里的。 普京从来没全盘否定过列宁,之前有人说他骂列宁的思想导致苏联解体,其实是断章取义,他批评的只是列宁主张的“民族自治”和“退出权”那些想法,觉得是埋在国家底下的“地雷”,但对列宁的整体贡献,他从来都是认的。 再说苏联当年的那些成就,哪一样离得开列宁打下的底子?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三个人里就有两个是文盲,比欧洲任何国家都落后,是列宁搞“文化革命”,到1940年的时候,每一千个苏联人里就有245个受过教育,比英美法日这些发达国家还多。 还有健康保障、工业化建设,尤其是为卫国战争做的准备,普京自己都说,如果不是当年苏联能集中全国资源搞建设,根本挡不住德国纳粹,要是那场仗输了,俄罗斯民族的下场不堪设想。 这些事儿老一辈人都记在心里,列宁在他们眼里,就是那个让大家能读书、能安稳过日子、能挺直腰杆打仗的领路人。 更关键的是,现在不少俄罗斯人还念着苏联的好。这些年经济波动大,有的人退休金没保障,社会风气也不如以前,一对比就想起苏联时代的日子——那会儿虽然不富裕,但衣食无忧,福利待遇实实在在,道德风气也正。 列宁墓就成了这份怀念的寄托,红场那座用红黑大理石建的陵墓,不光是个建筑,更是他们对往昔安稳日子的念想。 俄罗斯社会舆论中心年年调查,老百姓对列宁的评价一直稳中有升,就算有人觉得维护费贵该下葬,但更多人尤其是老一辈,根本舍不得动,普京要是真把列宁下葬了,那不是寒了这些人的心吗? 从国家层面说,列宁墓早不是放遗体的地方了,1994年就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莫斯科红场的标志性建筑,每年多少游客冲着它去红场,它早成了俄罗斯的一张名片。 更重要的是,这墓还见证过天大的事儿,1941年德国鬼子都快打到莫斯科了,苏联就在列宁墓旁边的红场搞阅兵,部队从阅兵式直接开赴战场,那是整个国家最危难的时候,这墓就陪着大家扛过来的。 普京常说,不能用黑色油漆把过去全抹黑,要是把列宁下葬、动了这墓,不就等于否定了那段扛过难关的历史吗? 还有政治上的考量,普京自己至今还保留着苏共的党证,他说自己热爱共产主义思想,觉得那些原理像《圣经》一样有道理。 对他来说,维护列宁的地位,也是维护一种历史的延续性,告诉大家俄罗斯的今天是从哪里来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乱过一阵子,就是因为历史观乱了,大家不知道该认哪段过去。 普京稳住局面的关键之一,就是明确了对历史的态度:好的坏的要分开看,不能全盘否定。要是动了列宁遗体,等于给这种历史认知再添乱子,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心就可能散了。 那些说该下葬的人,只算了每年百万美元的维护费,却没算这笔“人心账”“历史账”。这遗体在那儿,就像一根定海神针,连着苏联时代的荣光,连着老一辈的记忆,连着国家的历史根脉。 普京说“只要有我在,谁也不能动”,根本不是耍权威,而是他心里清楚,这动的不是一具遗体,是俄罗斯的精神支柱,是多少人心里的念想。 只要这根支柱还在,大家就记得国家是怎么一路走来的,就有劲儿往一块儿使,这种力量,可比那点维护费金贵多了,怎么可能说动就动。

0 阅读:2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