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传来消息! 欧盟委员会宣布! 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接砸出第19轮对俄制裁,就盯准了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 俄罗斯管道气过去一直是欧洲的能源命脉,但LNG是这几年才慢慢发力的——俄LNG主要产自远东,靠太平洋和北极航道运到欧洲,路上费时间是硬伤,可胜在价格便宜,反倒让欧盟这两年越来越依赖。现在一制裁,俄LNG对欧出口直接被掐住脖子。 冯德莱恩放话:短期合同立马停,2026年4月后生效的长期合同全禁止!看看数据就懂影响多大:去年欧盟从俄买了215亿立方米LNG,今年前9个月又进了150亿 冯德莱恩这记“重拳”砸得响亮,可仔细一看,更像砸在了欧洲自己的脚背上。嘴上喊着“摆脱依赖”,身体却很诚实——2024年俄罗斯天然气还占着欧盟进口总量的18%,其中LNG的份额都涨到7.1%了,法国去年买的俄LNG更是比前一年翻了一倍,成了欧盟最大的俄LNG进口国。说白了,这两年欧盟一边骂着俄罗斯,一边没少靠便宜的俄LNG填能源窟窿。 现在突然要断供,首当其冲遭罪的是欧洲老百姓和企业。之前为了替代俄管道气,欧盟把LNG进口占比从22%拉到39%,看似多元化了,实则掉进了“高价陷阱”。美国LNG占了欧盟进口的45%,可价格比俄罗斯的贵出一大截,之前欧洲家庭的能源账单就涨得离谱,企业因为成本高关门的不在少数。这下把便宜的俄LNG掐了,只能更依赖美国和卡塔尔的气,账单怕是又要飙新高,这笔账最后还得普通民众掏腰包。 更讽刺的是,欧盟自己都没准备好“接盘”。嘴上说LNG接收站容量会大增,可研究早说了,这些新建的设施中期可能面临过剩风险,现在为了制裁硬上,纯属浪费钱。而且替代来源压根不靠谱,卡塔尔的气要走霍尔木兹海峡,这地方一有地缘冲突就可能断供,到时候比利时、意大利这些依赖卡塔尔气的国家第一个慌神。之前俄乌过境输气停了,欧洲已经尝过能源成本激增的滋味,现在还要主动砍掉另一根供应线,简直是自找苦吃。 再看俄罗斯这边,虽说制裁让它的LNG转运量降了46%,只能把活儿都挪到摩尔曼斯克港,效率差了不少,但人家早把目光转向了亚洲。2026年全球LNG需求反弹,中国一个国家的进口预计就飙升25%,正好接住俄罗斯的气。欧洲放弃的便宜资源,有的是市场抢着要,最后俄能源收入没怎么掉,欧洲倒先陷入了供应焦虑,这制裁到底制裁了谁? 更戳破的是欧盟制裁的“纸老虎”本质。俄罗斯运LNG的破冰船,14艘里有12艘归G7国家的公司所有,保险还全靠英国、日本的企业提供。说白了,欧盟一边想掐俄能源出口,一边自家企业还在给俄的物流链“输血”,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根本伤不了俄罗斯的根本,反倒暴露了自己的利益纠葛。 冯德莱恩们或许能靠制裁刷一波政治存在感,但欧洲的企业要扛成本,民众要付账单,这些现实的痛苦可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从管道气依赖到LNG依赖,欧盟始终没跳出“被别人卡脖子”的怪圈,只是把卡脖子的人从俄罗斯换成了美国,代价却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历史早证明,能源牌从来不是这么打的。把民生需求绑在政治战车上,最后只会引火烧身。欧盟现在的操作,与其说是制裁俄罗斯,不如说是给自己的能源安全埋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