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10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以线上方式指挥了俄军战略核力量综合演习。 这个威慑意义非同小可,相当于俄罗斯向美西方展示了他的核力量,威慑意义大于实际战备意义。 普京通过视频连线全程观摩 ,这场演习可不是虚架子,“三位一体”核力量全登场了。 陆基从普列谢茨克发射“亚尔斯”导弹,海基核潜艇在水下发射“布拉瓦”和“青斑”导弹,空基轰炸机也射了巡航导弹 ,所有导弹都精准命中靶场目标。 普京在演习后说得很直接:核武器是国家安全的终极手段,这力量必须可靠,这话的指向性再明确不过,就是说给美西方听的。 没人比普京更懂“说话要靠实力撑腰”的道理。就在他指挥核演习的同一天,美国刚宣布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这两家企业占了俄原油出口近一半的份额,欧盟还敲定了第19轮对俄制裁,连液化天然气和加密货币平台都没放过。这边制裁大棒刚挥起来,那边核导弹就射了出去,这哪是演习,分明是对着美西方的桌子拍了一巴掌:你们的手段我接得住,我的底牌你们得掂量。 这场秀肌肉真不是花架子。从普列谢茨克升空的“亚尔斯”导弹,12000公里的射程能覆盖大半个地球,20马赫的速度比子弹还快,带着分导核弹头能同时打多个目标,反导系统想拦都难。巴伦支海水下,核潜艇发射的“布拉瓦”更狠,能从北极冰层下悄摸钻出来,9000公里外的目标说打就打,隐蔽性直接拉满。天上的图-95MS轰炸机带着巡航导弹盘旋,地上、海里、空中的火力网织得密不透风,每枚导弹精准命中靶场的爆炸声,都是给美西方的警告。 北约心里门儿清这警告的分量。毕竟他们刚在东欧摆了6万美军,法国的战斗机、荷兰的爱国者导弹都往波兰送了,10月中旬还逼着盟友掏钱买美国武器援乌,连9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都在谈。更别说几天前北约自己刚搞完核演习,号称要给“潜在对手”递信号。现在俄罗斯把“三位一体”核力量亮出来,等于直接回怼:你们的信号我收到了,这是我的回应。 有意思的是,这场演习选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快到期的节骨眼上。美俄迟迟谈不拢续约的事,双方都在悄悄加码核力量。俄罗斯这时候亮家底,不光是回应眼前的制裁,更是想在条约谈判里占得先机——毕竟手里的导弹越硬,说话的底气就越足。普京那句“核武器是终极手段”说得直白,潜台词就是:别把我逼到用底牌的地步。 但话说回来,这种“硬碰硬”的姿态真能换来回旋空间吗?美国的RC-135S侦察机已经在白令海上空盯着导弹轨迹了,北约的军舰还在黑海晃悠,双方的核威慑门槛越降越低,地区冲突的风险跟着往上走。普通老百姓看得揪心,没人真愿意看到核按钮被触碰,可大佬们的博弈里,和平往往得靠“互相吓唬”来维系。 俄罗斯的核演习像颗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没散去。美西方会不会收一收制裁的手?北约的军事部署会不会踩刹车?这些都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很清楚,这场演习不是结束,只是下一轮博弈的开始。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