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37年,徐悲鸿在香港时,遇到一个德国人售卖四箱古画,当徐悲鸿看到第三

千浅挽星星 2025-10-23 17:45:12

[太阳]1937年,徐悲鸿在香港时,遇到一个德国人售卖四箱古画,当徐悲鸿看到第三箱时,突然大喊一声:“下面的不看了,我就要这一件!”对方开口就要1万元,徐悲鸿却不假思索的同意了。   《八十七神仙卷》,它本是王府珍藏,却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掠走,流落海外,后来传到一位德国大使的女儿,马蒂夫人手里,可她并没把它当回事,就那么在角落里扔了十几年,蒙了厚厚的尘。   直到1937年的香港,当时徐悲鸿正在办画展,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急需用钱的马蒂夫人,这位夫人一口气拿出了四大箱中国古画,可徐悲鸿看了几箱,兴致全无,眉头越皱越紧。   就在第三箱打开的瞬间,一幅深褐色绢本上的白描长卷映入眼帘,徐悲鸿整个人像被电击中,双手止不住地哆嗦,双眼放光,几乎是喊着让人停下,第四箱是看不必看了,他就要这一幅,只要它。   马蒂夫人本来还有点纳闷,看徐悲鸿这架势,瞬间明白了这画的份量,甚至动了坐地起价的念头。   她开口要一万银元,徐悲鸿身上现金不够,二话不说,搭上了自己七幅(也有人说是六幅)心血之作,才算把画换了回来,后来张大千等人看了,都惊叹这是吴道子的真迹,至少也是唐代顶尖摹本,艺术水准甚至超过了传世名作《朝元仙杖图》。   画到手后,“悲鸿生命”的印章便烙了上去,这幅画卷,从此就和徐悲鸿的命拴在了一起,1938年,他立刻找香港中华书局精印出版,想把这份神采传之后世,战火纷飞,广州沦陷,他背着画卷颠沛流离四十多天,画在人在。   到了香港,他怕这宝贝再受损,又找中华书局重新装裱,再次精印并题跋,后来为了去新加坡筹款抗战,他把画郑重存入银行,在云南躲避空袭时,他更怕频繁转移会伤了画,干脆将其锁进一只铁皮箱子,放在家里。   即便是如此珍爱,劫难还是来了,一次空袭期间,他办公室的铁箱被撬,包括这幅画在内的三十多件藏品不翼而飞,听闻噩耗,徐悲鸿当场昏厥,就此落下了高血压的病根,他三天三夜没法吃饭睡觉,整个人迅速消瘦,如同行尸走肉。   三年后,画在成都露面了,一个自称“刘将军”的人找上门,说能帮忙赎画,对方开价狠辣:20万现金,外加徐悲鸿的新作10幅,徐悲鸿拖着病弱的身体,不分昼夜地画,只为凑齐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赎金。   结局更具戏剧性,整个事件就是这位“刘将军”自导自演的一出骗局,可当徐悲鸿得知真相,他没有愤怒,没有指责,反而因为画作安然无恙地回来而满心感激,他激动地赋诗一首,纪念这失而复得的“生命”。   《八十七神仙卷》的传奇,早已不只在于它本身的神妙笔法,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徐悲鸿个人情感与家国命运的交织,那方“悲鸿生命”的印记,证明了人与艺术可以如何休戚与共,成为彼此永恒的见证。 信息来源:《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0 阅读:66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