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名人高马大的土耳其士兵,见志愿军战士董明德筋疲力尽,便想趁机弄死董

文山史纪 2025-10-23 16:04:57

1950年,一名人高马大的土耳其士兵,见志愿军战士董明德筋疲力尽,便想趁机弄死董明德,却不想董明德不是一般的志愿军战士…… 当时董明德是志愿军第四十二军一二五师三七三团七连的排长,山东蓬莱人,1947 年就参了军,打过硬仗无数,还练过武,身手比一般战士矫健得多。 这时候美军操纵的 “联合国军” 里,土耳其旅刚到朝鲜没多久。这支五千多人的部队是特意挑选组建的,士兵大多人高马大,习惯用长刀近战,看着很凶悍,但其实装备还停留在一战水平,而且跟美军沟通全靠猜,命令经常弄混,在朝鲜的寒冷天气里更是水土不服。他们被派来堵志愿军的进攻路线,正好撞上了董明德带领的侦察班。 那天夜里,董明德接到任务,带 7 班摸进敌占区抓 “舌头”—— 也就是活俘虏,要问出敌军的兵力和火力配置。 这种夜间侦察本来就险,没想到走半路跟一支 10 人的敌军小分队撞了个正着,黑暗里双方都来不及开枪,直接陷入混战。 董明德带着 7 个人对付 10 个敌人,打了好一阵,手里的枪都拼得脱了手,身上全是汗和泥,累得喘不上气,确实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 就在这时候,一个土耳其士兵扑了过来。这士兵身高得有 1 米 8,膀大腰圆,比董明德高出大半个头,一看就是擅长肉搏的主。他肯定是见董明德站都快站不稳了,想趁机下死手,毕竟土耳其士兵本来就依赖近战长刀,这会见对手没了武器又没力气,觉得稳赢。可他不知道,董明德根本不是一般的志愿军战士。 董明德打小在村里拳坊练过功,身手矫健,而且从辽沈战役打到平津战役,近身搏斗的经验早就刻进骨子里了。虽然累得胳膊都抬不动,但对方扑过来的瞬间,他还是凭着本能侧身躲开,两人一下子扭打在地上。 冻土上全是碎石子,硌得人生疼,那土耳其士兵力气大,死死按住董明德的肩膀,想把他压在底下。 董明德咬紧牙,左手撑着地面,右手猛地抓住对方的喉咙,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往死里扼。 土耳其士兵没想到这个小个子这么狠,拼命挣扎,手脚乱蹬,可董明德的手就跟铁钳似的,一点都松不开。打了这么多年仗,董明德知道这种时候谁先松劲谁就没命,哪怕眼前发黑、胸口像要炸开,也没敢放手。 僵持了一会,那士兵的挣扎越来越弱,最后终于不动了。董明德喘着粗气爬起来,还不放心地踹了几脚,确认敌人没气了才瘫坐在地上歇着。 这场交手可不是瞎编的,董明德的战友后来也提过,当时 7 个人硬是毙了 7 个敌人,还抓了 3 个俘虏,拿到的情报帮部队摸清了敌军部署,为德川战斗开了个好头。其实这事看着惊险,背后全是实打实的本事。 董明德个子才 1 米 65,论体格根本不如土耳其士兵,但他练过的功夫、多年的战场经验,还有那股不服输的狠劲,都是别人比不了的。而且当时志愿军战士个个都有这股拼劲,哪怕装备差、环境苦,也从来没怕过强敌。 再看那土耳其旅,当时他们刚到朝鲜没几天,还没适应寒冷天气,连吃的都得专门配,跟美军沟通又费劲,接到的命令老是变,部队走得乱七八糟。 碰上董明德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兵,就算占着体格优势,也根本讨不到好。后来在整个第二次战役里,土耳其旅损失了三千多人,建制都打残了,说到底还是不适应志愿军的打法,也低估了志愿军战士的战斗力。 董明德这事还不算最传奇的,后来他带着战士们在 11 月底的寒冬里泅渡冰冷的江水,偷袭敌军夺下小桥,还凭着 7 个人击溃过一个连的敌人,累计毙伤敌军四十多人,缴获十门榴弹炮和二十辆汽车,最后立了特等功,成了二级英雄。 这些事都是有据可查的,不是编出来的。说白了,董明德能在筋疲力尽的时候反杀土耳其士兵,不光是他个人厉害,更因为志愿军战士个个都经过千锤百炼,哪怕看着累得不行,真到拼命的时候,那股劲儿谁都挡不住。 参考资料:抗美援朝特等功臣董明德隐藏功名51年——烟台人民政府网.2024-03-20

0 阅读:85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