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快撑不住了?很多人以为,它要求谈判是“服软”的信号。错了!真相是,这是荷兰设

柳淮蕊 2025-10-22 23:54:57

荷兰快撑不住了?很多人以为,它要求谈判是“服软”的信号。错了!真相是,这是荷兰设下的“程序陷阱”。它企图把“刑事抢劫”包装成“经济纠纷”,把“赃物”当成“筹码”。一旦上桌,我们就输了!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2018年就合法收购的企业,这几年被中国团队运营得风生水起,东莞的8万平方米基地,每年产出超千亿颗功率器件,给荷兰缴了1.3亿欧元税收,还养活了欧洲数千员工,毛利率从25%飙到42.4%,零负债的业绩摆在那。 可9月30日荷兰法院突然动手,一句话没说就冻结了价值147亿欧元的股权,强行撤掉中籍CEO,任命外籍董事接管,连员工系统权限都给断了。 没有任何证据就用行政手段抢企业,这简直就是“刑事抢劫”。 更讽刺的是,阿姆斯特丹法院的文件清楚写着,6月荷兰就跟美国国务院碰过头,美方明确要求“换掉中国籍CEO”才给豁免,后来因为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荷兰才急急忙忙提前动手。 这哪是“维护国家安全”,分明就是给美国递投名状,现在荷兰喊着要谈判,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中国10月4日一招出口管制,安世东莞工厂的产品不准流出去,欧洲车企立马慌了神,大众、宝马、雷诺的库存最多撑两周,每天损失4000万欧元,产线停摆可不是说笑的。 荷兰自己扛不住了,就想让中国“先解除限制再谈”,哪有这样的道理,他们所谓的“谈判”,本质是想把非法的“冻结资产”,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把“抢劫行为”稀释成“经贸分歧”。 一旦我们坐下谈,就等于默认他们的冻结行为有了“商量余地”,等于承认这不是抢劫是纠纷,这亏可就吃大了。 外交部早就表态,说这就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这话里的警告意味再明显不过。 荷兰这套“程序陷阱”玩得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以前没这么露骨。 上世纪80年代就敢卖潜艇给台湾,被中国降为代办级还不长记性;后来跟着美国搞ASML光刻机禁运,以为能卡中国脖子,结果倒逼我们加速国产研发,现在关键技术眼看要突破。 这次拿安世下手,更是把“规则当工具”玩到极致:先用冷战时期的《物资法案》当幌子,再让法院配合出裁决,一套“合法流程”走完,抢劫就成了“监管行为”。 可他们忘了,安世的核心产能在中国东莞,研发、供应链、人员全在我们手里,他们冻结的不过是个空壳股权。 现在中国企业正在加速本地化重组,用不了多久,那些被冻结的股权就成了废纸,到时候荷兰连筹码都没了。 更可笑的是,荷兰现在已经是四面楚歌。欧洲车企天天逼宫,德国莱茵集团直接起诉荷兰政府索赔14亿欧元,虽说案子不直接相关,但明摆着是发泄不满。 荷兰看守政府10月29日就要大选,现在搞这出就是“末日狂欢”,想给下届政府留烂摊子,自己捞政治资本。 他们喊谈判,既是给欧洲车企一个交代,也是想拖到大选后把责任甩出去。 可中国不吃这一套,安世中国公司早就不接荷兰的指令了,稀土出口配额一收紧,ASML的产线都开始停摆,荷兰的底气早被自己耗光了。 有人可能问,既然荷兰撑不住了,我们为什么不趁势谈判要回资产? 这是就没看透他们的陷阱,荷兰要的不是解决问题,是“体面收场”,只要谈判启动,他们就可以对外宣称“中方认可协商解决”,把抢劫的黑历史洗白,甚至反过来逼我们在光刻机出口、稀土供应上让步。 当年美国搞芯片禁令,我们吃过“谈一次让一步”的亏,现在不可能再掉坑里。 外交部毛宁9月9日就早把话说死了,要“尊重契约精神,不滥用出口管制”,这就是底线:先撤掉冻结,赔偿损失,再谈合作,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说白了荷兰的困境就是自找的,既想抱美国大腿,又想赚中国市场的钱,结果把自己架在了火上。 他们以为中国会像以前一样“顾及大局”让步,却忘了现在的中国早有底气硬刚,芯片国产替代在加速,稀土话语权在手里,全球供应链离了中国玩不转。 现在欧洲汽车协会已经派人来中国求情,已经说明谁才是真正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荷兰要是真懂事,就该赶紧撤销冻结,老老实实赔罪,而不是玩“谈判陷阱”的小聪明。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荷兰是真撑不住了,但谈判不是服软,是最后的算计。 我们要是上了桌,就是把“刑事案”变成“民事纠纷”,等于让抢劫者逍遥法外。 金一南将军说过,尊严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当年我们能顶住联合国军,现在也能顶住荷兰的小伎俩。 安世事件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是规则与霸权的较量,要么荷兰认账退赃,要么看着自己手里的“赃物”变成废品,没有第三条路。 那些盼着中国“见好就收”的人,该醒醒了:对付这种明抢暗夺的套路,只有硬到底,才能让他们彻底明白,中国的企业和资产,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