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破产在即,超三成国家欠账,中方献出一计,最大欠债国出现。 联合国赤字那个事儿,消息一出来就是4.5亿美元,古特雷斯都站出来了,说好多国家会费没缴,这下大家都晓得了,这个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日子不好过。 很多人一开始想,是不是那些小国穷,拖着不交,他们是欠了点,但真正最能拖的,反而不是他们,是那个天天把“全球领导”挂嘴边的美国。 就在大家都在盘算怎么能少给点,晚给点的时候,中国那边直接反着来,钱给的又快又足,还交了份怎么改革账本的建议。 这一下,谁在干嘛,大家心里都有数了。 “破产”这个词,不是随便说说,联合国自己算的,古特雷斯在记者会上把账本一摊,到2025年9月底,该收的钱只收了六成多,还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没动静。 去年就这样,不是的,年年都差不多,今年收款率直接砍半,以前好歹有七八成,现在这个数字看着就让人心慌,照这个样子下去,年底估计更麻烦。 维和行动要花钱,人道主义救援要花钱,秘书处买几包打印纸也得花钱,什么都指望着会费,钱不够就只能砍预算,裁人,2026年的预算已经砍掉6亿美元,两千多个岗位没了,窟窿还是那个窟窿。 古特雷斯的话很直接,再这么下去,到2027年,联合国怕是就要“瘫痪”了。 那谁是最大的欠债户,不是那些经济真有困难的,就是美国,GDP全球第一,名义上联合国的“大股东”。 联合国的会费分摊,美国要交22%的常规预算,维和的费用超过25%,听着像是金主,可美国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从80年代起,美国的会费就成了个政治筹码,联合国哪个决议,哪个机构,哪个投票让他不高兴了,他就停缴,拖着,理由就是“我不满意”,还一副天经地义的样子, 算到今天,美国欠了三十亿美元,联合国总欠款里的大头都是他家的,赖账也有讲究,《联合国宪章》第19条写着,欠款超过两年该交的钱,投票权就没了,美国每次都欠到那个临界点,就是不踩线,钱省了,说话的权力也还在,嘴上说着要当话事人,行动上却不想当出资人,喊着多边主义,干的都是单边的事。 中国这边,钱一次性交清,2025年中国承担了15.25%的常规预算,准时足额,还主动多拿了2亿多美元,意思很明白,大家都有难处,我先顶上。 这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关键的是,中国不光是给钱,还给了具体的想法,怎么让联合国这个摊子能继续转下去,联合国80周年改革的时候,中国代表傅聪就讲了,制度要改,方向要对,执行要到位,谁该出钱谁就出钱,谁该管事谁就管事,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得增加。 说白了,就是治理要公平,不能老让那几个大国说了算。 傅聪还特别说了,财政纪律得有,钱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也不能想不交就不交,钱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能谁嗓门大钱就往谁那流。 这话比单纯的呼吁有分量多了,联合国的问题,不只是钱不够,是整个制度都有问题,这表面上是会费危机,根子上是全球治理机制的毛病,联合国自己不能发债,也不能强制哪个国家交钱,全靠大家自觉,可自觉这东西很贵,算计却很简单,美国拖欠会费就能绑架议程,中国多出钱也不一定能换来更多权力,这事不合理。 193个会员国定个预算还得全票通过,改个小数点都要吵半天,这种人人参与的模式,决策效率太低,制度上没有“你不给钱就罚你”的硬杠杠,也没有“你多给钱就多给你权力”的对应安排,这么混下去,谁都不着急,总觉得有人会出来兜底,联合国就像个大公司,没有股东需要承担责任,人人都是董事,谁都不想担风险,个个都等着分红。 这才是它财务危机的根源,联合国是被人说效率低,官僚,可它仍然是全球唯一一个能让大家坐下来谈事的地方,维和,气候,卫生,粮食,这些跨国界的问题,只有它能调动资源。 它真要是倒了,最先受影响的就是非洲的维和士兵,叙利亚和加沙的难民,还有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卫生项目,那些每天吃不饱饭,缺医少药的人,最先倒霉。 这个协调机制一旦没了,世界就不是讲规矩,是讲拳头了,弱国的外交空间没了,强国不守信用的时代又回来了。 没了联合国,乌克兰和巴勒斯坦的事情还有谁去提,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还能得到多少多边支持,非洲难民的粮食援助还有多少能送到手上。 说到底,这不是什么“会费”的小事,它牵动着人命,秩序,还有文明世界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场危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几十年老制度积累下来的问题总爆发,中国愿意交钱,也愿意推动改革,美国不想交钱,却总想着定规矩,现在就看这193个会员国里,有谁真敢动刀子了,要是还想着拖延,搞点临时补丁,喊几句空洞的改革口号混过去,那这个世界只会更乱。 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是看谁在台上说得好听,是看谁能在关键时候撑住场面,谁肯出来担责任, 有些国家,是时候该长大了。
联合国破产在即,超三成国家欠账,中方献出一计,最大欠债国出现。 联合国赤字那个
点卯
2025-10-22 13:04: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