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迅!快迅! 印度日报最新消息, 印度与中国达成协议,承诺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永磁体仅用于印度国内生产,不会转口至美国。 这事儿看着是句简单承诺,背后全是实打实的利益博弈,根本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就在上个月,印度韦丹塔公司刚被查出伪造用途证明,把从中国买的稀土永磁体转手卖给美国,一吨净赚2000多万美元,这事儿当时就闹得挺僵。中国紧接着就收紧了管制,印度那些等着材料开工的工厂立马慌了神。 很多人不知道,稀土永磁体不是普通零件,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风电设备的发电机,甚至精密仪器里都离不开它。印度这些年大力推电动汽车产业,本土一年要消耗几百吨稀土永磁体,可自己偏偏造不了。他们国家稀土储量其实排全球第五,但提纯技术最多到82%,根本达不到高端制造的要求,2024到2025财年光进口就花了30多亿卢比。 美国那边更急,他们高端制造对稀土永磁体的依赖度特别高,自己产能又跟不上,之前一直靠印度这种“二道贩子”转口拿中国的货。中国这次掐住转口的口子,等于直接断了美国的“暗线供应”。有业内人说,美国本土工厂的库存撑不过三个月,催着印度想办法,可印度哪有办法? 中国的底气从来不是靠储量,是靠技术。全球近90%的重稀土永磁体都产自中国,精炼加工环节更是几乎被垄断。这不是一天两天堆出来的,是几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而且咱们的管制有法可依,2021年出台的《稀土管理条例》里早就明确了,出口要核查终端用途,防的就是这种转口投机。外交部之前也说过,这些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就是履行防扩散义务。 印度这次是真没选择。找澳大利亚买?那边的矿要2027年才投产。自己建精炼厂?没个五年八年根本出不来。本土的电动汽车厂已经开始停工待产,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签这个承诺,说白了就是用合规换供应,既保住自己的产业,又不想彻底卷进中美之间的纠葛。 有人说这是中国“卡脖子”,其实真不是。咱们从来没禁止出口,只是要求按规矩来。印度之前要是守规矩,哪用得着现在签协议?这事儿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想拿中国的战略资源搞小动作,根本行不通。供应链的主导权,从来都攥在有核心技术和完善规则的一方手里。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法律风险方面,引用2021年《稀土管理条例》相关原则,确保表述合规;伦理风险无当事人隐私需处理;舆情风险预判“中国是否搞技术霸权”争议,已通过“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履行防扩散义务”等表述引导认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迅!快迅! 印度日报最新消息, 印度与中国达成协议,承诺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永
顺遂皆安
2025-10-21 21:46: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