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造出无人卡车,总载重量16.5吨载重,可抗GPS干扰,能行吗?

李子橱 2025-10-21 18:55:43
最近美国陆军跟奥什科什防务公司签了一份8900万美元的合同,要买一批重型无人卡车。这批车不是普通卡车,是带AI驾驶的,十个轮子,能拉16.5吨货,自己认路、自己跑,连复杂地形都能应付。这事情往小了说是改善后勤,往大了说,可能连打仗的方式都要变。 这种无人卡车属于奥什科什PLS A2型号,最大特点是能5分钟自动装卸一个20英尺标准箱,全程不用人动手。而且它还不依赖GPS,靠的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再加惯性导航。哪怕信号被干扰、道路被破坏,它照跑不误——测试中即便屏蔽GPS并毁掉40%的路,它仍能保持25公里/小时的均速。 其实不只美国在做无人军卡,中国、俄罗斯、英国也都在搞。比如英国BAE系统公司就打算2026年推出自动驾驶装甲车。国内也有类似进展,像东风越野车公司开发的无人驾驶战术卡车也在测试中,不过具体数据公开不多。而且民用领域其实更早试水,比如矿区使用的无人驾驶矿卡,像徐工、三一都有相应产品,只是军用要求更苛刻。 这事情背后不光是技术升级,更是一整套后勤逻辑的重构。而且这不单是美国的需求,大国都在争相布局无人后勤体系。但是这里面的核心驱动力其实不只是省人力,更是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变。以前靠人开车,现在靠数据流和算法调度,整个补给链的效率和韧性都不一样了。 在我看来,无人军卡真正带来的变革是“去前线化”。以前送补给得真人冒险,现在操作员坐在后方指挥中心就行。伤亡风险大幅下降,效率还翻倍——人需要休息,车可以24小时连轴转。长期来看,虽然单车成本高(比如65万美元/台),但摊掉培训、工资、抚恤等隐性开支,反而更划算。 但我总觉得这里头藏着不少隐患。比如网络安全,万一被黑客劫持或者遭到强电磁干扰,整个车队可能失控。之前就有非国家武装用GPS欺骗手法劫持过民用无人卡车,军用系统加密更强,但也不是万无一失。还有责任问题:如果无人车误判形势、送错物资,甚至误伤平民,责任算谁的?这些伦理和管理漏洞,目前根本没讲清楚。 另外我也怀疑,这种高度依赖技术和数据的装备,真到了高强度对抗环境中到底能不能扛住。而且不仅是美国,中俄等国同样在发展类似系统,未来战场上或许会出现“无人后勤竞赛”——谁的后勤更智能、更抗干扰,谁的持续作战能力就更强。 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用好了是优势,用不好反而会变成软肋。美军这笔钱花得值不值,最终还得看实际战场检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人卡车不会只留在军用领域,迟早会渗透到民用场景,比如沙漠勘探、矿区运输、偏远地区物流——到时候,或许我们真会在高速上看到一队队自己跑的巨型卡车。
0 阅读:5
李子橱

李子橱

我们是高人,大大大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