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了很长时间的华为ADS4,有几个很明显体验的变化,和大家分享下:1、对

楷瑞看汽车啊 2025-10-21 16:57:50

最近开了很长时间的华为 ADS 4,有几个很明显体验的变化,和大家分享下:

1、对环境的理解更强,特别是对动态目标的潜在推理。

这次 SR 的更新有几个有意思的细节,比如:

新增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特殊车辆识别,比如带悬空的工程车、油罐车、警车、消防车、泥头车,之前的外卖小哥等都有,而这些大车过去可能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交互需要,但现在系统对一些特殊车辆有专门的预测标记。

特别是大车,这些标记背后带来了很多防御性推理。

开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标记的目标物不一定是跟车的目标,而是一些潜在“威胁”的车辆,系统都做了一些防御性的预测,每个标记不一定要执行什么,但是系统都会“提防”。

比如遇到一个前面有慢车我们减速的场景,但系统可以扫到我前面三个车位的一个大货车做标记,因为它在减速变道。

比如遇到隔壁有公交车在上下客,甚至已经准备起步,系统都会实时标记这些特殊车辆,还有我遇到两个公交车左右和我并行,也是同理,还有我右转时我侧后的大货车,也同样有标记。

2、连续性的体验的优化:结合变道、绕行综合一个场景下体验优化。

连续性这次不仅只是某个场景能体验到,是复杂的复合场景下,这种连续性的丝滑感依旧非常明显。

ADS4 后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像过去见一招拆一招,现在有些连招的体验,遇到场景一有时候和场景二、三混合一起来的时候,系统的解题连续性更强。

建立在世界模型的理解上,明显感受系统的主动意识强烈了不少,决策效率非常高,有很低的延迟。

比如小道中和不断涌出来的对向车做交叉通行,连续通行很流畅。

比如优化比较明显的,小路中前后方都有两轮车,这种一般不会连续刹车起步,而是控速后穿插通行。

比如前车慢车准备变道,这时左边有车辆,系统会在左边车辆刚和我们平行时就执行了变道动作,变道的时机会更早。

比如连续变道,现在跨车道没有影响, 我体验最长是连续跨四条车道,没有任何回转动作。

而这种体验挑战最大的是我们要并入一个排队的车流,而且是接近于封闭的状态,现在见缝插针的能力强了很多,成功率也极高,遇到和后方连续来回博弈几趟,最终完成合流。

3、出现一些不受束缚的“端味”。

过去规则边界是一个圆,圆里面是端到端,但过去的圆半径很小,走两步就碰到规则限制的圆圈,就会来一脚刹车,或者不舒服的体验。

现在端到端的圆圈更大,束缚更小,我们在圆圈中越来越感受到这种端味的自然。为什么之前不这么做,因为端到端的稳定性不高,需要有圆圈的约束。

而现在模型稳定性更高,也就是决策更正确, 减少犯错的几率,规则介入会更少。

比如前面右转时我们前方有个静止的公交车,公交车太高了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这时候系统会尝试打方向探头,有点人开的味道,想变道绕行不敢绕的味道。因为是实线,同时左侧是直行车道,最后系统还是没变,模型懂得不犯错。

还有比如我们靠右侧进入右转排队车道,以及左转掉头排队车道,系统不会像过去一样会规则的提前几百米并入,遇到排队直接扭头就转,走到前面见缝插针钻进去,简直太端了。

4、关于脱手提醒确实有变化。

这次一个比较疑惑的表现,是系统的脱手接管不是很有规律。

有几次开非常舒服,基本手不怎么需要一个姿势握紧,开了很长的距离才提醒1-2次,时长明显很长。

但有几次,这个时间间距被缩短,甚至有时候即使你握着方向盘也会提醒,而且这个监测时间不是感应你握方向盘后结束,而是会持续报警一段时间,再结束。

比较难受是有1-2次,全程就是不间断的提醒,几分钟来一次,这时候就没有任何规律了,就是频繁的提醒。

我看了下目前脱手提醒ADS有两种模式,如果你是新手一般会是标准模式,舒适模式下会智能调节脱手的时长,但频率会比标准模式更低。

这次还体验到如果红绿灯太长,等待时间过长,系统需要踩加速踏板确认。

3、安全预警依旧是最大的亮点。

不得不提ADS的主动安全介入的时机还是很强,遇到一次辅路有一台车突然横跨

两车道的快车,系统主动预警非常快,随后马上有制动。

这种安心感在体验几次后非常强烈,特别是高速,整体的对系统安全的信任度更高。

其次 ADS 4 新版本后有一些不舒适的刹车,都是因为两轮车,这个策略相比过去更为保守。

比如我们左转的时候,有些两轮车不走人行道,直接在马路拐角的地方停在那里等灯,遇到一次触发了不舒适刹车,另一次系统刹停后,起步有延迟,踩了加速踏板介入,对两轮车有一些强防御。

4、对灯的识别,更敏感了。

不确定哪个版本开始,但是这次长时间用了 ADS 4,发现系统对灯的识别“敏感”很多。

特别是双闪灯,公司附近的路不太规范,有一次遇到一个车开着双闪灯停在右转车道的第一位,ADS 延迟非常低,快接近的时候就直接执行绕行了。

还有我们变道到右侧车道,遇到双闪的扫地车,系统也会直接重新变回来,这时候前面的扫地车还很远。

其次是对红绿灯的识别,这次红灯的识别转绿,起步时间有明显提升。

5、关于车位到车位的交互。

现在停车场覆盖确实完善很多,酒店、商场和小区都有很多。

ADS 4 开始进入地面,我试了下可以直接停在地面的停车位,不一定要进入到地库里。

交互界面上用户基本是无感打开这个功能,过去要好几个界面切换,现在直接和导航捆绑,输入目的地后,再快到目的地时系统有一个提醒,进入匝机口后开始漫游,而且行车界面和泊车界面的交互切换非常自然,一个SR界面打通行泊。

到达车位后也会和离车泊入打通,所以基本上从行车、漫游找车位再到离车泊入都一个界面完成。

新能源汽车大v聊车

0 阅读:0
楷瑞看汽车啊

楷瑞看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