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界的

百日依山尽 2025-10-21 14:41:15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界的希望,仍然是世界上光辉的典范!”他还强调:“自从我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一番话彻底引发热议,面对镜头,这位 94 岁的 “半导体教父” 清晰表态:“我的国家 —— 美国,仍然是世界的希望,是光辉的典范”,紧接着更强调自己 1962 年入籍后 “身份只是美国人,别无其他”。 这番言论让不少人意外,毕竟这位出生于浙江宁波的老人,一手缔造的台积电与中国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忠谋的人生轨迹,早早就与美国深度绑定。1949 年,18 岁的他远赴美国求学,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后来又在斯坦福大学拿下博士学位。 在那个华人难以进入美国企业核心层的年代,他凭借过人天赋在德州仪器崭露头角,36 岁就成为公司副总裁,是当时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最高管理层中的首位华人。1962 年,31 岁的张忠谋正式加入美国国籍,他后来曾提到,这种身份在当时对在美国职场立足至关重要。 即便 1985 年受台湾方面邀请返回,创办台积电开启 “半导体代工时代”,张忠谋的美国身份也从未改变。他带领台积电从无到有,推出的 “群山计划” 吸引了德州仪器、摩托罗拉等巨头合作,让台积电逐渐掌控全球逻辑芯片的核心产能,巅峰时期占据全球近 60% 的晶圆代工市场份额。2001 年,他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佳 CEO 之一,“半导体教父” 的名号响彻业界。 但这位商业传奇在身份认同上始终旗帜鲜明。早年接受采访时,他就多次明确自己的美国国籍,只是以往言论未像这次这般直白。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中美半导体产业的态度也与这份身份紧密相连。 此前与《芯片战争》作者对谈时,他直言支持美国遏制大陆半导体发展的政策,还称大陆最先进的芯片技术 “落后台湾五六年”,是台积电早就能轻松实现的水准。 这种立场背后,是他对台积电利益的考量。作为全球芯片代工的龙头企业,台积电长期依赖美国市场与技术,近年来更是应美国要求,斥资 400 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厂。 张忠谋曾算过一笔账,美国人工成本比台湾高 50% 以上,强行转移产能会导致芯片成本飙升,但他仍选择配合美国的产业政策,毕竟美国国防部曾将台湾称作 “全球最危险的地方”,这让他始终担忧台积电的供应链安全。 不过有趣的是,张忠谋在商业上又深谙 “左右逢源” 之道。他早年曾建议大陆半导体产业 “设计与制造并举,侧重设计为宜”,台积电也一度在南京建厂,深度参与大陆市场。这种商业上的灵活与身份、立场上的坚定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他在两岸及美国之间维持了多年的平衡。 如今 94 岁的张忠谋早已从台积电退休,但每次公开表态仍能搅动半导体行业的神经。这次关于 “国家身份” 的言论,再次将他推到舆论风口。有人想起他浙江宁波的出生地,感慨身份选择的复杂性; 也有人从商业角度解读,认为这是台积电维系美国信任的必然表态。毕竟在全球半导体 “两极化” 的趋势下,这位教父级人物的每句话,都可能影响行业格局。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1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