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媒披露,叙利亚领导人沙拉与普京在莫斯科会晤返回后,竟然对外宣表态叙利亚现政府与俄罗斯并没有达成任何关键协议,不仅没有同意恢复俄罗斯在叙利亚的两个重要军事基地,而且叙利亚外长希巴尼还明确表态,该国在阿萨德担任总统期间与俄罗斯达成的所有协议将全部暂停! 要理解这波操作的冲击力,得先搞清楚那两个军事基地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塔尔图斯海军基地是俄罗斯在独联体以外唯一的海外军事支点,从苏联时代就扎根叙利亚海岸,经过扩建后能停靠航母和核潜艇,是俄军在地中海保持存在感的核心据点。 赫迈米姆空军基地更关键,2015 年俄军就是从这里起飞战机支援阿萨德政权,高峰期部署过苏 - 35 战机和 S-400 防空系统,堪称俄罗斯干预中东事务的 “空中桥头堡”。这两个基地不是普通的驻军点,而是俄罗斯维持中东影响力的 “两条腿”,没了它们,俄军在中东就得 “跛行”。 沙拉这次莫斯科之行本被俄媒吹成 “叙俄关系新起点”。出发前,俄外长拉夫罗夫还特意放风,说大马士革有意保留俄军事基地,只是可能调整角色适应新形势,暗示双方早有默契。 10 月 15 日的会晤中,沙拉也确实提了 “重启叙俄关系”,普京则大谈叙利亚重建,两人对着镜头握手微笑,谁都没料到这只是 “演给外界看的戏码”。 毕竟沙拉的身份特殊,他领导的过渡政府是去年 12 月刚推翻阿萨德政权上台的,而阿萨德至今还躲在俄罗斯受庇护,这种 “旧盟友庇护新政权仇敌” 的尴尬,早为谈判埋下了地雷。 真正的摊牌在沙拉回国后第二天。10 月 17 日希巴尼接受叙国家电视台采访时,把话说得毫无转圜余地:“此前与旧政权的协议我们没接受,已经全部暂停,目前叙俄之间没有生效的协议。” 他特意点出军事基地是谈判焦点,强调现在处于 “暂停状态”,未来是否让俄军留下、以什么方式留下,都得重新谈。这番话直接打了拉夫罗夫的脸,也暴露了沙拉此行的真实目的 —— 不是来续约的,是来 “重新定价” 的。 这背后藏着叙利亚新政权的现实算计。沙拉领导的过渡政府上台后,一直面临合法性不足和经济困顿的难题。欧盟 3 月承诺给 25 亿欧元援助,但附带了 “政治过渡” 的条件,而俄罗斯拿不出实质性的重建资金,只能靠 “历史情谊” 维系关系。 更微妙的是,沙拉的政权根基与阿萨德家族有着血海深仇,阿萨德在莫斯科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新政权的讽刺,沙拉急需通过 “敲打俄罗斯” 展现主权独立,摆脱 “俄傀儡” 的标签。暂停旧协议既能拿捏俄罗斯的战略痛点,又能向欧盟释放 “自主决策” 的信号,可谓一举两得。 俄罗斯的处境则相当被动。普京现在手里捧着阿萨德这个 “烫手山芋”,交出去会背上 “出卖盟友” 的骂名,让伊朗、白俄罗斯等伙伴寒心;不交出去,叙利亚新政权就拿基地问题持续施压。 更棘手的是,赫迈米姆基地的战机还在执行任务,塔尔图斯基地的后勤保障也没停,但现在叙利亚放话 “协议暂停”,等于俄军的存在失去了法律依据,未来军车进出、战机起降都可能被卡脖子。 有媒体注意到,会晤时普京全程回避提及阿萨德,只敢强调 “特殊关系”,这种刻意的回避恰恰说明他底气不足。 外界最关注的是协议暂停后的实际影响。目前两座基地还在俄军控制下,但叙利亚已经开始 “小动作”—— 要求俄军车辆进出提前报备,对基地周边的物资运输加强检查。 欧洲媒体分析,这是典型的 “渐进式施压”,沙拉想逼着俄罗斯在 “交出阿萨德” 和 “保住基地” 之间做选择。而俄罗斯驻叙部队已经收紧了戒备,赫迈米姆基地的防空系统进入战备状态,显然在防备局势突变。 这场外交反转把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沙拉用看似决绝的 “暂停协议”,把谈判主动权攥在了自己手里;普京则陷入两难,既要保住中东战略支点,又不愿放弃对阿萨德的庇护。 希巴尼那句 “关系开启是循序渐进的”,其实是在给俄罗斯留台阶 —— 想继续用基地?可以,但得拿诚意来换。至于这份诚意是什么,恐怕就得看普京愿不愿意放下身段,跟叙利亚的新主人重新算清这笔利益账了。 信源:参考消息
一觉醒来,叙利亚领导人沙拉竟然反悔了。多家外媒披露,叙利亚领导人沙拉与普京在莫斯
【6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