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琉球群岛的晨雾还未散尽,嘉手纳基地的战机引擎声已带着几分沉闷——去年秋天那场代号“锋刃”的台海冲突兵推,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五角大楼专家们的“台海自信”上。如今华盛顿的智库会议室里,往日高谈“台海掌控力”的人,大多选择了沉默。 不是突然谦虚,是数据太扎心。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2024年3月发布的推演报告里,数字冷得刺骨:若大陆启动统一进程,美军若想“护台”,需投入4个航母打击群、1200架战机和3万兵力。但结果是——中国区域拒止系统的东风-21D反舰导弹(射程1500公里,专攻航母,中国国防部2022年武器发布会确认)精准命中2艘航母,台海制空权72小时内易主;更致命的是,美军要承担超过2000亿美元损失,包括1500名士兵伤亡。参与推演的美国海军前上将约翰·哈顿对《防务新闻》直言:“这不是‘能不能赢’,是‘赢了也赔不起’。” 这种清醒,藏着经济学的“沉没成本谬误”。过去20年,美国在台湾砸了近300亿美元军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2024年报告),从“爱国者”导弹到“艾布拉姆斯”坦克,把台湾打造成“刺猬岛”;每年还花数十亿美元训练台军,甚至派现役教官驻台。如今这些“投资”成了枷锁——就像你在股市套牢10万,明知割肉更理智,却总想着“再等等说不定能涨回来”。可台海的“股市”,早就跌停了。 更现实的恐惧,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的成型。这相当于给台海周边画了条“安全红线”: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导弹覆盖第一岛链,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在外围形成“防御圈”,岸基鹰击-18反舰导弹把近海变成“火力网”。曾鼓吹“美军能快速增援台湾”的兰德公司,现在改口“增援至少要5天,足够解放军完成统一”;以前说“台湾能扛3个月”的军事顾问,也承认“台弹药库只够打2周,美援根本来不及到”。 其实美国的“台湾牌”,从来不是战略,是赌徒心态——赌中国会忍,赌盟友会帮,赌自己能赢。但现在,兵推数据撕开了伪装:介入台海,等于“烧钱买毁灭”。就像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从前靠镖师护航,如今商队自己带了刀,镖师反成了靶子。 那些曾经喊着“台湾是永不沉没航母”的专家,现在闭了嘴。不是没话说,是现实给了最狠的一课:台海的事,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再打“台湾牌”,最后摔疼的,只能是自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当琉球群岛的晨雾还未散尽,嘉手纳基地的战机引擎声已带着几分沉闷——去年秋天那场代
岩哥讲故事
2025-10-21 11:01: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