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埋了5000红军,逃往国外安享晚年,如今国内竟还有人纪念他!西路军5000红军被活埋,这种惨剧可谓是骇人听闻,而造成惨剧的元凶马步芳,不仅携带大量金银财宝逃往国外安享晚年,甚至还有人在国内开始纪念他,属实让人无法理解。 主要信源:(大美青海——统治青海多年的一代军阀) 青海的冬季,寒风卷着黄沙掠过荒原。 1936年末的马步芳站在西宁城头,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动静。 这位统治青海多年的军阀刚收到情报,红军西路军正在向河西走廊移动。 他放下望远镜,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转身对副官下达了备战命令。 城墙上巡逻的士兵踩着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远处传来战马的嘶鸣。 在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上,西路军战士们顶着风沙艰难前行。 队伍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许多人还带着伤。 他们不知道,马步芳的骑兵已经在前方设下埋伏。 当第一声枪响划破戈壁的寂静时,一场惨烈的战斗开始了。 子弹呼啸着从沙丘后射来,红军战士们迅速寻找掩体,但沙漠中可供隐蔽的地方实在太少。 马步芳的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对红军进行分割包围。 他的骑兵在沙漠中如鱼得水,快速机动,不断骚扰红军的侧翼。 战斗持续了数月,红军伤亡惨重。 被俘的红军战士被押往西宁,关押在城南的临时营地。 那里条件极其恶劣,许多人因伤病和饥饿死去。 营地周围有重兵把守,哨塔上的探照灯整夜扫视着营区。 最令人发指的是发生在西宁南门外的屠杀。 据后来发现的档案记载,马步芳下令在深夜处决战俘。 行刑前,俘虏们被断绝饮食数日,以致虚弱不堪。 行刑队用各种残忍手段处决俘虏,然后将尸体抛入大坑。 有些伤员被活埋时还在挣扎,泥土许久仍在颤动。 附近村民回忆,那些夜晚总能听到隐约的惨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马步芳的残暴不仅体现在对待战俘上。 在青海统治期间,他横征暴敛,欺压百姓。 更令人不齿的是他的私生活。他强占民女,甚至连亲属都不放过。 有记载显示,他曾为霸占一对姐妹而杀害其全家。 他的府邸成了当地百姓谈之色变的地方,高墙内时常传出女子的哭声。 1949年,随着解放军的推进,马步芳感到了末日的临近。 他开始秘密转移财产,用飞机将大量金银财宝运往香港。 8月的一天,他带着家眷登上了最后一班飞往重庆的飞机。 在重庆短暂停留后,他又辗转逃往香港,最终定居沙特阿拉伯。 逃亡途中,他始终提心吊胆,生怕被截获。 在沙特,马步芳试图重操旧业。 他投资酒店和娱乐场所,过着奢靡的生活。但他的恶行终究难以掩盖。 1961年,在各方压力下,台湾当局撤销了他的"大使"职务。 晚年的马步芳孤身一人住在沙特的豪宅中,据说经常被噩梦惊醒。 豪宅的窗帘终日紧闭,仿佛要将外界的目光隔绝。 1975年夏天,一位来自青海的穆斯林老人辗转找到马步芳的住所。 老人带去了家乡的泥土和三件象征西北游牧民族的物件:羊头、马头和牛头。 卧病在床的马步芳见到这些物件时,情绪激动,老泪纵横。 但他至死未能再踏上故土。 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军阀,最终在异国他乡走完了人生旅程。 7月31日,马步芳在沙特去世。 他的葬礼十分冷清,只有少数家人参加。 墓碑上刻着简单的文字,没有歌功颂德,也没有提及他在青海的过往。 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军阀,最终客死异乡,留下的只有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马步芳的故事提醒人们,任何违背人民利益的势力终将被历史抛弃。 如今,青海早已旧貌换新颜,但那段惨痛的历史永远值得铭记。 西宁城南的烈士陵园里,每年都有人们前来祭奠,那些无声的墓碑诉说着过往的悲壮。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他活埋了5000红军,逃往国外安享晚年,如今国内竟还有人纪念他!西路军5000红
尔说娱乐
2025-10-21 09:49:46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