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典的同志非但没有叛变,反而在台湾深山里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要说他最后那几年在台湾山里过的日子,简直不像人。 住的地方比狗洞大不了多少,吃的是野果、喝的是露水,冬天能把脚冻到失去知觉,夏天被蚊虫咬得浑身是疤。 可你要是以为他是啥苦命逃犯,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曾经穿西装、讲洋文、开公司、住洋楼,是北平城里响当当的一号人。 刘光典原名刘鸿梁,1922年出生在辽宁旅顺一个农家。15岁那年,父亲去世。 那会儿别说继续上学,连吃饭都成问题。 他一边打工一边自学,脑子特别灵,后来干脆投身医药生意,硬是在北平、上海、东北这些大城市里混出了一片天。 刘光典不是那种只顾自己发财的人。 他脑子清楚得很,知道这个国家要想有明天,光靠几个能做生意的人不行。 他在山东伪警署干过局长,外人看是“通敌”,其实他暗中保护了不少抗日分子。 日本人干的那些事,刘光典看不下去,辞了职,回到北平。 这时候,他结了婚,有了三个孩子,按理说应该过安稳日子了。可他偏不。 1947年,他正式加入共产党地下组织,把自己多年的积蓄,10两黄金、1000美元,全都上交当党的经费。 不久后,他调去大连干情报工作,干得干脆利落,胆大心细。 在沈阳,他开了家“福生药店”,其实是个伪装的情报联络点,专门送重要情报回北平。 他有次甚至把高密级文件藏在香烟盒里,从北平一路送到大连,连检查都没被发现。 1949年,党组织要派人去台湾取情报。那时候台湾还没电台,所有信息只能靠人带回来。 刘光典没犹豫,主动请缨。他知道,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 可他还是走了,第一次去,任务完成得干净利落:海潮时间表、港口密码、气象代码,全带回来了。 1950年1月,他第二次潜入台湾。偏偏这时候,组织出了大事。 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把整个在台情报系统卖了个底朝天。 2月底,刘光典的老搭档洪国式也被抓了。 他本来已经买好离台的船票,结果因为临时有事耽搁了,等他回来,风声已经紧得不行。 他没走成,也不能再走了。 1950年3月,他发出最后一封暗号电报:“俊弟得急性脑炎亡故”,意思是:组织完了。 然后就进了山。 那是台湾南部的深山,没人烟。他们自己挖洞,躲在海拔一千多米高的地方。 山里冷得要命,白天晒得像火烤,晚上冷得像冰窖。 他们靠吃野菜、野果维生,还得用竹子编篮子,偷偷下山换点粮。 你以为他是为了活命吗?他其实是想等组织恢复,再继续干。 整整四年,他没出过山。有人问过他怕不怕,他说:“怕有啥用?我要是怕,当初就不该来台湾。” 他还跟山下的老百姓说:“等解放军来了,我一定给你们盖新房。” 可问题来了,1954年,有人叛变了,被抓的特务供出了他的藏身地。 2月13日,刘光典在山脚被捕。国民党没立刻杀他,他们想让他“变节”。 甚至找了个长得像他的人,跑到香港去假冒他,说他已经投降了。 这一招很阴,结果大陆那边一度真以为他叛变了。 可刘光典在牢里,受尽酷刑,愣是一个字都没吐。 关了五年,1959年,蒋介石亲自签了死刑令。 那天是立春,刘光典37岁。他没留遗言,眼神如常,说:“没有遗言。” 他死后,骨灰被送去解剖实验,后来一半存在台北六张犁,一半在2008年被子女取回,安放在北京八宝山。 他死得寂寞,可几十年后,名字终于被写进了历史。 1988年,有台湾地下党把烈士名单带回大陆,刘光典的名字赫然在列。 1991年,党组织为他平反,认定他是“隐蔽战线的好同志”。 2008年,他被追授为革命烈士。2013年,北京西山修建了“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他和另外845位在台牺牲的烈士名字,被永远刻在了石墙上。 你说他是野人?他是“野”在心志不屈,是“人”在人格不倒。 信息来源:《血染台湾的“红色特工”》——人民日报
1950年6月10日,吴石将军被执行死刑前,他突然笑着转头,开心的看着朱枫,陈宝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