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宣布,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将对中国出口的铁矿石现货交易中的30%改为人民币结算,成功压低了铁矿石价格。 必和必拓这步棋走得够刁钻,悄没声地就把铁矿石贸易的规矩改了,放着用了几十年的美元结算不用,非要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把对中国出口的现货交易划出三成改用人民币计价。 必和必拓这步棋哪里是“刁钻”,分明是被逼得没办法了,说白了就是生意做不下去,只能顺着中国市场的规矩来,先看看它那惨兮兮的财报,2025财年调整后可归属利润同比降了26%,跌到102亿美元,这可是2020年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铁矿石业务作为占比53%的核心支柱,EBITDA直接降了24%,只剩144亿美元,全靠铜矿业务临时救场才没更难看。 能不着急吗?自家铁矿石年产量创了纪录,2.9亿吨的量摆在那,可价格却跌得厉害,2025财年平均每湿公吨才82.13美元,比上一年少了19%,再不想办法稳住买家,库存都能堆成山。 还有就是中国市场的态度,这公司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简直深到骨子里,2024年对华出口铁矿石超2.3亿吨,占总出口量近65%,铁矿石业务七成利润来自中国,九成销售额都是中国客户贡献的。 以前仗着中国钢企“散装采购”,还能坐地起价,毕竟澳洲铁矿开采成本才20多美元,卖给中国常年100美元以上,净赚的钱比中国钢企1.5%的利润率可滋润多了,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一整合,手里攥着40%的进口量,9月底直接下了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美元计价矿石的指令,结果就是必和必拓股价单日暴跌4.8%,黑德兰港的库存堆得创了纪录,这才过了7天就乖乖服软,哪还有半分巨头的架子。 再说了,同行早就先一步妥协了,它要是硬扛就是自寻死路,巴西淡水河谷早就开始人民币结算,还签了3000亿元的长期合同,澳洲力拓也早松了口,就连第三大的FMG不仅全接受人民币定价,还主动找中国银团借142亿元人民币搞建设,打算用铁矿石还债,把自己绑在中国市场上。 必和必拓之前还硬撑着当美元结算的死忠粉,结果看着同行抢订单、稳客源,自己只能看着铁矿石价格跌、利润降,这时候再不转向,等着被挤出中国市场吗?要知道,中国早就不是只能买澳洲矿的年代了,2025年澳洲铁矿在中国进口的占比已经从巅峰时的67%跌到48%,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年底就要投产,年产量1.2亿吨,俄罗斯290亿吨高品位铁矿也能直运东北,进口多元化比例都超过35%了,少它一家真不愁买不着。 更关键的是,人民币结算的盘子早就搭好了,根本不是必和必拓想不想的问题,上海钢联的铁矿石人民币指数都运行20年了,早就成了全球长协结算的基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7个国家,结算时间从24小时压到2小时,还能省掉中间行的手续费,中国企业每年能省数十亿美元汇兑成本。 以前矿企还能用“结算不方便”当借口,现在技术和体系都成熟了,再拒绝就纯属跟钱过不去,必和必拓自己也清楚,中国的需求摆在那,要是丢了这个市场,光靠铜矿那点增长根本填不上窟窿,更别说煤矿业务EBITDA都暴跌75%了,家底早就没那么厚实了。 说到底,必和必拓的妥协就是场现实的利益算计,所谓的“主动变革”不过是被市场逼出来的体面。 而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标志着铁矿石贸易的话语权真的在往中国这边挪,美元垄断大宗商品结算的老规矩被撕开了口子,以后矿企再想靠着“资源优势”拿捏中国买家,怕是没那么容易了,毕竟当买家能抱团、有替代货源、还掌握了结算主动权,卖家也只能乖乖听话,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革命,就是生意场上的基本逻辑——谁掌握了需求,谁就有说话的底气,必和必拓不过是想明白这个道理罢了。
澳大利亚铁矿巨头必和必拓宣布,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将对中国出口的铁矿石现货
茂盛楼兰
2025-10-20 12:17:30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