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杨振宁回国,并见到了昔日的老友邓稼先。一开始,他没有跟邓稼先谈原子弹

李满谈过去 2025-10-20 11:47:18

1971年,杨振宁回国,并见到了昔日的老友邓稼先。一开始,他没有跟邓稼先谈原子弹的事情。毕竟,他知道这是秘密的,不想为难老友。可他实在对这件事太感兴趣了,所以最后他要上飞机时,终于忍不住了,便问:“中国造原子弹,有没有外国人帮忙。” 邓稼先当然有答案,可原子弹一直是极机密的事,尤其杨振宁还是美国人的身份,所以这事是绝对不能说给他听的。而且,一旦他回答,杨振宁就将知道邓稼先参与了原子弹等的设计,这在当时尚属于绝对机密。可邓稼先极其看重他和杨振宁的友情,他绝对不能骗杨振宁,所以他不能骗他说“我不知道”。真话假话都不能说,邓稼先就干脆不直接回答,只说:“你先上飞机吧!”杨振宁也没有继续逼问,就真的上飞机了。 邓稼先回来之后,就非常纠结,他从杨振宁的眼神中看出来了,他真的很想知道这件事。以他们的交情,他不应该瞒着杨振宁,他们是世交啊!邓稼先比杨振宁大两岁,他们的父亲是同事、同乡,两人年纪又相仿,加上志趣相投,他们大小关系就非常好。20世纪中期,两人还都就读崇德中学,杨振宁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邓稼先对他很崇拜。因杨振宁机敏,同学们叫他机灵鬼,而邓稼先忠厚老实,大家都叫他邓老憨。 也因为“老憨”,他的性格也注定他不能瞒着杨振宁。邓稼先思来想去后,当天就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上级。很快,周恩来就知道了这件事,周恩来迅速告诉邓稼先,说:“你就如实告诉杨振宁先生,中国的原子弹、核弹、氢弹、核武器,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全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 邓稼先听了后高兴得不得了,他马上写信,并托专人坐民航班机,第二天一早民航班机就飞上海。 紧接着,杨振宁非常突然地就收到了邓稼先寄来的这封信,这封信给了杨振宁以感情上的极大冲击,读信时他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当时杨振宁是宴会的主宾,他突然掉眼泪肯定不合适。他赶忙去了洗手间,将自己的脸洗了洗。洗完后,他的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 使他不能平静的有两点,第一点是邓稼先对他这个朋友的珍视,他对自己的“懂得”;第二是为国家骄傲,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原子弹、氢弹等设计出来了。 后来,随着杨振宁回国次数的增多,他渐渐知道:昔日与自己一同长大的老友,居然不仅仅参与了原子弹的设计、还有氢弹的设计有重大的贡献,而且中国几次试爆原子弹、氢气弹,有不止一半,他都亲自站在试爆的地方。 这一切,给了杨振宁以极其大的震动。他开始想:都是一起长大,一起读出来的,自己确实获了诺贝尔奖,可相比邓稼先,自己为国家几乎没有做贡献。杨振宁清楚地感觉到: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才是中国的大功臣。 也从那时起,杨振宁迫切想要找到合适方式为国家做贡献。杨振宁发掘自己回国列亲友会见名单能救人后,就设法将正受迫害的科学家名单列进去,因此间接挽救了中国科学的生命。当然,也挽救了邓稼先。因为杨振宁的缘故,邓稼先不仅不用改造,还恢复了科研工作。就在和杨振宁会面后不久,邓稼先出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继续为中国研究核能技术。 1986年7月29日,年62岁的邓稼先溘然长逝。得知噩耗后,杨振宁第一时间从国外发来唁电,并写道:“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精神与巨大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后来,他又为邓稼先写了大量纪念文章,在一篇名为《邓稼先》的纪念文中,他回忆了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他还写到:“我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因为有邓稼先这样的英雄;我也为邓稼先感到骄傲,因为他为了民族奉献了一切。”他将两人的友谊上升到了民族大义的高度。 邓稼先去世30年后,杨振宁恢复中国国籍,并继续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贡献。他给中国的物理研究指明了方向,将自己在美国的楼卖了、积蓄拿出捐给清华大学做研究,还号召了大量顶级华人人才回国贡献,如今中国AI领域的顶级人才,都是他当年召唤的人才培养出来的。 他还长期为清华大学一年级的本科生讲课,这让人极诧异,要知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材小用,可杨振宁却说:“这样做,可以弥补自己年轻时候,没有为国家培养人才、做贡献的遗憾。” 很多人听出来了,他说这话时,想到了一直在为国家奉献的挚友邓稼先…… 今天,自认为为国做贡献无法和邓稼先比拟的杨振宁辞别了人世。世人对他们的评价,都用到了“伟大”二字,想来,他们也已经在另一个世界重逢了。

0 阅读:118

猜你喜欢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