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巨头 MP Materials 干脆摊牌,直接宣布以后不再给中国出口稀土精矿,尤其是钕和镨这两种宝贝疙瘩 —— 说白了,这就是想在稀土供应链上跟中国掰手腕了。 要知道,美国稀土产业依赖中国加工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就是公开的秘密。MP Materials 作为美国本土仅有的大规模稀土开采企业,手里的山口矿算是他们的 "王牌",一年能挖出约 4 万吨稀土精矿,其中钕和镨占了将近三成。 别小看这两种元素,它们可是制造永磁体的核心料,不管是电动车的电机还是风力发电机,都离不了这东西,现在新能源产业火成这样,这俩元素的金贵程度可想而知。 过去三年里,MP 的精矿出口占了中国氧化物生产的 7% 到 9%,虽说不算绝对主力,但也是供应链里的重要一环。可谁也没想到,这看似稳定的合作突然就卡壳了。 MP 发声明说不出口了,表面看挺硬气,实则全是被关税逼的。原来美国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这边直接反制,给美国进口的稀土精矿挂上了 125% 的高关税。 MP 自己也算过账,顶着这么高的税卖给中国,压根不赚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既不符合商业理性,也不符合国家利益"。这话说得好听,其实就是赔本的买卖没人干。 但 MP 这步棋明显走得太急,自己先把自己架住了。要知道,他们去年 2.04 亿美元的营收里,八成都是靠卖给中国精矿赚的,中国盛和资源还是他们的第四大股东,常年包销他们的货。 现在突然断了这条财路,股价立马就崩了,一天之内大跌超 10%,市值缩水到 43 亿美元出头。更要命的是,这家公司本来就不赚钱,2024 年净亏损超 6500 万美元,手里现金才 8.51 亿美元,长期债务却高达 9.09 亿美元,这么折腾下去,现金流能不能撑住都是个问题。 他们嘴上说要把一半产能拿到加州的精炼厂加工,再卖给其他买家,还砸了 10 亿美元想在美国重建完整供应链,但现实根本没那么容易。 美国的稀土加工能力早就断档了,MP 现在也就只能处理点轻稀土,像制造 F-35 战斗机、核磁共振仪要用的镝和铽这些重稀土,他们连分离的本事都没有,更别说生产了,连个明确的时间表都拿不出来。 全球现在就中国能搞定重稀土分离,连澳大利亚的莱纳斯稀土公司,虽然在马来西亚建了分离厂,最后还得把氧化物运到中国精炼,至少 2026 年前都离不开中国。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看得很明白,这会儿 MP 断了对华出口,自己先陷入困境,美国想要重稀土,要么供应链中断,要么就得坐下来谈判,没有第三条路可选。 反观中国这边,虽说少了 MP 那 7% 到 9% 的精矿,但压根没慌。就拿常年跟 MP 合作的盛和资源来说,人家早就备好了后手,直接发公告说没事,自家有四川的矿,还有独居石,实在不够还有其他国家的进口矿能顶上,供应链早就多元化了,一点不受影响。 这两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稀土原材料本来就在逐年下降,2023 年降了 13.7%,2024 年又降了 16.9%,早就慢慢降低依赖了。中国在稀土加工和应用端的实力根本没法替代。 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下游的永磁体产业更是玩得炉火纯青,现在还靠 AI 技术升级,像包头的那些磁材厂,用 AI 智能质检机器人,检测误差和人工都减少了 80% 以上,产品还能供应三星、小米这些大厂商。 北方稀土的高管也说了,现在风电、新能源汽车这些需求涨得厉害,镨钕价格稳得很,市场活跃度比去年还好,根本不愁没生意。美国这边还想拉着 G7 搞事情,说要设稀土价格下限、对中国产品征税,结果内部先吵翻了。 日本自己就高度依赖中国稀土,根本不愿意跟中国硬刚,加拿大虽然积极,但也没敢真承诺什么,最后啥实质性措施都没搞出来。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链就是个半残,采矿的有一家,但加工的跟不上,应用端更没法比,现在想靠断供拿捏中国,纯属找错了方向。 MP 现在的处境其实挺尴尬,想靠断供逼中国让步,结果先把自己的营收路堵死了;想建本土供应链,钱不够、技术差,短期内根本没戏。要是真耗下去,别说重建供应链了,能不能撑过今年都不好说。 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像之前那些搞贸易对抗的美国企业一样,偷偷找中国企业谈恢复出口,毕竟生意还是要赚钱的,跟钱过不去的傻事,谁也不会一直干。 稀土供应链这东西,不是靠喊口号就能重建的,得有采矿、分离、加工、应用的全链条能力,这玩意儿中国花了几十年才建起来,美国想一蹴而就,根本不现实。MP 这次断供,看似是给中国出难题,其实更像是给自己挖了个坑,最后能不能爬出来,还得看他们会不会及时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