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导致台湾难以收复的关键人物,若不是他台湾或许早就解放了! 1908年,蔡孝

科普的启示 2025-10-20 10:41:22

他是导致台湾难以收复的关键人物,若不是他台湾或许早就解放了! 1908年,蔡孝乾生于台湾彰化县花坛乡普通家庭,16岁赴上海求学。彼时大革命浪潮涌动,他结识瞿秋白等先进人士,思想由此觉醒。 1925年,蔡孝乾投身进步活动,三年后加入台湾共产党,后转至大陆,1931年成为唯一走完长征全程的台湾人。抗战时,他凭借丰富经历,先后担任八路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还撰写《怎样进行敌军工作》指导对敌宣传,是党内备受信赖的骨干。 1945年抗战胜利,中央派他回台湾组建地下力量。他积极联络日据时期老党员谢雪红、简吉等,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前,组织成员达70余人,1949年发展到约1300名,设30多个支部,还组织工人武装、发动学潮。 1949年,大陆谋划收复台湾,派经验丰富的朱谌之(原名朱湛之)入岛执行秘密任务。11月27日,朱谌之抵台,迅速与支持革命的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联络,获取金门岛周边兵力部署图,准备传回大陆并协调破坏国民党设施。蔡孝乾作为台湾省工委书记,是朱谌之的主要联络人,朱谌之抵台次日便与他对接拿图,若情报顺利传递,加上地下配合,解放台湾机会很大。 然而,1946年回台后,蔡孝乾在国民党高压下逐渐堕落。他生活奢靡,挥霍组织经费,出入高档场所,与女子举止亲密,被国民党特务盯上。1950年1月29日,他在台北住所被捕,特务搜出记录上百名地下党员信息的日记,不久他便叛变,供出朱谌之等多名同志及里应外合计划。国民党据此逮捕超400名党员,后续扩大至1800多人,地下网络几近覆灭。 蔡孝乾叛变后短暂脱逃,1950年2月6日从台北大桥头挣脱监视,到嘉义等地联络残余力量,4月27日再次被捕,这次彻底投诚,供出更多人员,致阿里山山地工作委员会暴露。他甚至加入国民党,1956年晋升少将,任调查局副局长,1982年病逝。 蔡孝乾的叛变,使解放台湾行动遭受重创。情报未传回,岛内地下力量瓦解,解放军失去内部配合,收复台湾受阻。国民党借此强化统治、封锁情报、修建防御工事,大陆解放军在金门战役中作战难度大增。两岸分离至今,他的叛变不仅让1950年解放台湾的机会溜走,还深刻影响了后续几十年两岸关系。 蔡孝乾叛变后,朱谌之于1950年2月18日在浙江舟山沈家门落网,虽情报已传回,但因泄露被押回台湾。吴石、陈宝仓、聂曦等人也相继被捕,6月10日,四人在台北马场町被处决。朱谌之在狱中吞金自杀未遂,坚贞不屈。 朱谌之的骨灰下落成谜,她就义后遗体被秘密处理。2000年12月,女儿朱晓枫在杂志看到刑前照片后开始寻骨。2010年冬,上海潘先生在台北发现无主骨灰名册,编号77标注“朱湛文”,疑似笔误。核实确认后,2010年12月9日,朱谌之的骨灰归葬故土。

0 阅读:0
科普的启示

科普的启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