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欧洲都应该感谢波兰,如果不是它阻止中欧班列11天,中国的新通道不会这么快打通

天天纪闻 2025-10-19 23:50:45

整个欧洲都应该感谢波兰,如果不是它阻止中欧班列11天,中国的新通道不会这么快打通! 2025 年 9 月 12 号那天,波兰突然把和白俄罗斯接壤的铁路口岸给关了,嘴上说是俄白联合军演带来安全风险,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要知道,中欧班列九成的货都得从这儿过,波兰马拉舍维奇枢纽早就是欧洲公认的 “东大门”,每年 157 万标箱的货物从这里进出,德国八成的电子元件、六成的汽车零部件都指着这条线活呢。 没提前打任何招呼的封锁,当天就给整个欧洲产业链来了记闷拳。德国大众汽车的生产线首先喊停,车间里等着装配的零件断了供,算下来每天得亏 200 万欧元。法国的家乐福更着急,眼看圣诞节就要到了,从中国运过来的圣诞礼品全堵在边境,货架都快空了,采购经理天天盯着边境消息叹气。 最惨的是那些中小货代公司,130 多列列车硬生生堵在边境线上,有的停在荒原里,有的挤在边检站门口,上万标箱的货物动不了,每天光滞期费就烧不少钱。短短一天时间,250 亿欧元的贸易价值就这么冻在了边境,物流成本一下涨了 15%,不少企业直接发了停产预警。 谁也没想到,这一封就没个头。俄白的军演早就结束了,波兰却嘴硬说要 “无限期关闭”,后来才有人扒出来,他们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在北约刷存在感,还想逼着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站队。 可波兰自己没算明白账,中波贸易上半年明明有 231 亿美元,波兰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和机械零件才 21 亿,口岸一关,他们自己的货也出不去了。马拉舍维奇枢纽以前靠收过境费赚得盆满钵满,这下好了,物流园区里的起重机全停了,失业率一下飙了 15%,有机构算过,波兰一年得损失超 20 亿欧元。 欧洲企业可没耐心等下去。百多家企业联合起来向波兰政府施压,还联名索赔 17 亿欧元,德国博世集团的物流总监直接放话:“与其在波兰边境耗着,不如找条靠谱的新路线。”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中国早就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其实早在 6 月 30 号,北京就发了首趟跨里海多式联运班列,从西安出发,经哈萨克斯坦到阿塞拜疆,过里海走海运,再转铁路进欧洲,全程都绕开了波兰。波兰封锁刚满三天,这条南线就开始试跑,没想到准点率 100%,一下就分流了三成货物。 西安国际港的变化最直观,以前一天也就发十几列班列,那段时间单日最高能发出 24 列,平均一小时就有一趟进出港。 有物流企业负责人说,以前从浙江到欧洲要 23 天,现在走南线只要 11 天,客户从 15 家涨到 43 家。这背后全靠数字化改革,以前通关要三四天审核纸质文件,现在中哈数据互联,3 小时就能搞定,综合成本直降 20%。 更让人期待的是在建的中吉乌铁路,建成后中国到欧洲的路程能缩短 900 公里,现在西安到塔什干的 “5 日达” 快线都已经常态化运营了,成本才是空运的三分之一。 南线还没让人缓过神,北极航线又传来了好消息。9 月 23 号,宁波港的 “伊斯坦布尔桥” 轮鸣笛启航,这趟船装了 1000 多标箱的货,经北极东北航道 18 天就到了英国弗利克斯托港,比传统海运快了一半还多。 深圳有家物流公司更果断,直接调了两艘 5000 标箱的船走北极,俄罗斯核破冰船全程护航,比走苏伊士运河短 10 天。海捷航运 9 月 16 号就趁热推出了定期北极服务,虽然受季节限制,但胜在可靠,还能避开红海的风险。 德国企业最先尝鲜,博世集团把汽车芯片的运输全换到了北极航线,物流总监说:“以前总担心冰区危险,现在才发现比堵在波兰口岸踏实多了。” 其实北极航线早有铺垫,2024 年就有近百次过境,运了 300 万吨货物,其中九成五是中俄贸易。 但波兰这一闹,直接让这条线提前 3 年成熟了,截至 2025 年 10 月,北极航线的集装箱运输量同比涨了 120%,新能源产品占比超 40%。有行业预测,到 2030 年,这里的年运输量可能突破 1500 万标箱,占亚欧贸易的 8% 到 10%。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