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中方资产闯下大祸后,荷兰相关人员开始甩锅了,经济事务部长紧急致函众议院,称是

万事浮华 2025-10-19 12:53:16

没收中方资产闯下大祸后,荷兰相关人员开始甩锅了,经济事务部长紧急致函众议院,称是企业商会瞒着自己做出决定,情况开始逆转了!   9月29日,美国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把被列入实体清单且持股超50%的中资子公司纳入限制,第二天,荷兰政府就对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动手了。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下达部长令,冻结安世全球30个分支机构的资产、知识产权和人员调整,期限长达一年。 这时间差掐得比谁都准,说是巧合?纯粹是自欺欺人!分明就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想借着美国的新规“合理”抢东西,把中企的合法资产据为己有。 更过分的是荷兰的操作手法,直接搬出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当幌子,这部七十年才用了三次的老法律,居然被拿来对付一家正常经营的中资企业。 不光冻结资产,还把中方任命的CEO强行调离,让荷兰人临时接管,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说白了就是“名义上还是中企的,实际上归荷兰管”,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美国都不敢这么明目张胆,荷兰倒好,为了讨好美国,连最基本的商业规则都抛到脑后了。 可荷兰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根本扛不住后果,才一周就撑不住了,这才有了后来的甩锅闹剧。 10月14号,荷兰经济事务部长急急忙忙给众议院写信,说这事儿是企业商会瞒着他干的,跟政府没关系。 这话简直是把别人当傻子耍!当初明明是经济事务部牵头下的令,阿姆斯特丹法院紧跟着就执行,从发令到夺权环环相扣,这么大的决策,一个商会能瞒着部长拍板? 真当全世界都没见过世面?这分明是闯了祸想找替罪羊,典型的敢做不敢当。 荷兰之所以慌着甩锅,是因为中方的反制一下就打在了它的七寸上。咱们商务部反应快得很,直接宣布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禁止中国工厂向海外供芯片。 别小看这一招,安世七成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一个厂就包了全球近一半的封装测试活儿,荷兰抢到手的不过是个总部空壳,真正的生产命脉全在咱们这儿。 禁令一出台,荷兰的托管团队根本拿不出芯片给客户,立马就慌神了。 紧接着荷兰的产业链就炸了锅,安世的芯片是汽车雨刷、电源管理这些基础功能的“心脏”,欧洲车企离了它根本转不动。 大众、宝马隔天就急着警告荷兰政府,说再断供就要停生产线;特斯拉欧洲工厂直接拉了最高库存预警,找替代厂商也补不上缺口。 更让荷兰头疼的是,那一万四千多当地员工怕失业,工会直接给政府施压,企业界也骂声一片:为了帮美国,难道要砸了自己的饭碗? 这还只是开始,荷兰的两大命门早就攥在咱们手里了,一个是半导体产业的命根子阿斯麦,这可是荷兰的国宝级企业,贡献了全国近8%的高科技出口额。 可阿斯麦造光刻机最关键的高强度永磁体,70%的原料都来自中国的稀土,还有镓、锗这些关键材料,咱们早就实施了出口管制。 更别说阿斯麦一年一半的营收都来自中国市场,要是真影响了原料供应,它自家生产都得停摆,荷兰能不急吗? 另一个是农业,荷兰就那么点地方,能成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全靠中国市场撑着。 咱们每年从荷兰买上百亿元的乳制品、猪肉和花卉,荷兰农业企业三成的利润都来自中国,要是咱们稍微调整下市场准入,荷兰农业立马就得受重创,这一点荷兰比谁都清楚。 一边是车企停工、员工失业的眼前危机,一边是半导体、农业两大支柱产业的潜在风险,荷兰这才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的祸。 之前的强硬全没了,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给中方递话,说愿意“务实沟通”,强调“重视中企合法权益”,字里行间全是求着咱们手下留情。 现在又想出甩锅商会这招,无非是想既讨好美国,又能找台阶下,挽回点损失,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说到底,荷兰就是打错了算盘,以为跟着美国能占便宜,却忘了现在的全球化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安世是中企花真金白银救回来、做起来的,荷兰想凭着行政手段抢过去,本身就是违背规则的霸道行径。 更可笑的是,它居然没意识到中国现在的底气有多足——咱们有核心产能、有关键资源、有庞大市场,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这场闹剧也给所有跟着美国搞对抗的国家提了个醒:搞“明抢”那一套根本行不通,最终只会反噬自己。 荷兰现在再怎么甩锅,也掩盖不了自己盲从美国、破坏规则的事实,更解决不了产业链断供、企业受损的烂摊子。 想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出诚意,尊重中企的合法权益,而不是找替罪羊推卸责任,不然的话,只会输得更难看。

0 阅读:43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