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通的芯片被限制使用,那么国内一众的手机厂商该怎么办? 要是高通的芯片真被限制用了,国内手机厂商也不至于慌了手脚,毕竟早有备用方案在手上。 中高端市场里,联发科的天玑系列早就不是当年的“火麒麟”,这些年打磨得相当靠谱,天玑9300、天玑9400这些旗舰芯片,不管是跑分还是实际体验,跟高通骁龙8Gen4比起来都不落下风,像OPPO、vivo早就把天玑旗舰机卖得风生水起,就算没了高通,靠着联发科也能把中高端市场的基本盘稳住。 中低端市场就更不用愁了,紫光展锐的虎贲芯片一直都在默默发力。 虎贲T820、T760这些型号,虽然性能比不上旗舰级,但应对日常刷视频、聊微信完全够用,而且价格优势特别明显,像传音、realme这些主打性价比和海外新兴市场的品牌,早就大量采用紫光的芯片,就算高通断供,中低端机型的生产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不过对小米来说,情况可能会稍微复杂一点。这些年小米为了抢占旗舰机市场,花了不少功夫跟高通谈合作,经常能拿到骁龙旗舰芯片的独占期和首发权,比如之前骁龙8Gen3的首发,就帮小米14系列赚足了眼球。要是高通芯片被限制使用,之前谈好的独占权益肯定就泡汤了,短期内旗舰机的发布节奏可能会受影响。 但好在小米早有准备,这些年一直在加大自研芯片的投入,玄戒芯片就是重头戏。玄戒芯片不是传统的手机SOC,而是专注于影像和AI计算的专用芯片,之前已经在小米13Ultra、小米14Ultra上搭载过,效果还不错,能显著提升手机的拍照画质和AI处理速度。 现在要是遇到高通芯片的限制,正好能给玄戒芯片争取到更多的迭代和量产时间,小米完全可以借着这个窗口期,把玄戒芯片的性能再优化一把,同时加快它在更多机型上的搭载节奏,比如下一款小米MIX系列,说不定就能看到玄戒芯片和联发科天玑芯片的组合,既保证了旗舰机的性能,又能突出自研芯片的特色,反而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而且不只是小米,国内其他手机厂商这些年也没闲着,都在偷偷布局芯片领域。 OPPO有马里亚纳芯片,vivo有V1、V2影像芯片,这些自研芯片虽然不像SOC那样全面,但在特定领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算主芯片不能用高通,靠着这些自研芯片的加持,也能让手机的体验保持竞争力。 比如OPPO的马里亚纳X芯片,在图像处理上的能力很强,就算旗舰机用的是联发科天玑芯片,搭配马里亚纳X之后,拍照表现照样能打,消费者也不会因为主芯片不是高通就不买账。 还有一点很关键,国内手机厂商早就不是单打独斗了,都在跟产业链上下游深度绑定。比如华为虽然自己的麒麟芯片暂时没法大规模量产,但一直在帮着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提升技术,像中芯国际这些晶圆厂,也在不断突破制程工艺。 现在要是高通芯片被限制,整个国内手机产业链反而会更团结,手机厂商会加大对国内芯片企业的订单支持,而芯片企业拿到更多订单后,就能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反过来提升芯片性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比如之前紫光展锐的芯片,因为订单量少,迭代速度比较慢,要是国内手机厂商都来采购,紫光肯定能加快研发节奏,用不了多久就能推出性能更好的芯片,到时候就算没有高通,国内手机的芯片供应也能形成闭环。 另外,国内手机厂商的海外市场布局也能帮上忙。像传音在非洲市场的份额超过50%,realme在印度、东南亚市场的表现也很好,这些海外市场对芯片的要求不像国内旗舰机那么高,联发科和紫光的芯片完全能满足需求。 就算国内市场因为高通限制暂时有点波动,靠着海外市场的稳定销量,手机厂商也能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研发和转型,不至于陷入困境。 当然,短期内肯定会有阵痛,比如旗舰机的发布可能会推迟,部分机型的成本可能会上升,毕竟联发科的旗舰芯片价格也不便宜,而且初期供应链可能会有点紧张。 但从长远来看,这反而是个好事,能逼着国内手机厂商和芯片企业更快成长,摆脱对高通的依赖。之前国内手机市场一直被高通芯片“卡脖子”,很多厂商就算想自研芯片,也因为有高通这个“安全牌”而有所犹豫,现在没了退路,反而能集中精力搞研发,用不了几年,国内的芯片产业链肯定会越来越成熟,到时候就算高通主动放开限制,国内手机厂商也不一定会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它了。 就像之前大家都觉得没有高通芯片,国内旗舰机就没法做,但现在看看,联发科的天玑芯片已经能扛起大旗,自研芯片也在不断进步,只要国内手机厂商能稳住阵脚,抓住这个转型的机会,就算高通芯片被限制使用,也完全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甚至还能在全球手机市场里开辟出更大的空间。
果然被我说中了!刚刚得知一个重要的消息:10月17日,路透社消息,美光科技宣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