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10月18日报道,美联储穆萨莱姆表示,如果就业面临更多风险,且通胀得到控制,可能支持再次降息的路径。美联储不应预设路线,必须谨慎行事;美联储尚未完成通胀任务。 美国失业率若升至5%以上,传统上有利于征兵。但2025年的特殊情况是,18-24岁适龄人群占比降至历史新低的9%,且合格率仅23%。即使失业率上升,也难解军队“招兵难”的困局。 国民警卫队的情况更说明问题。其2024年征兵缺口达1.2万人,主要原因是适龄青年更愿送外卖也不愿服役——外卖员平均时薪已升至18.5美元,而新兵基础月薪仅1800美元。这种民间就业的挤压效应,让国防部寝食难安。 当前局势与2004年有惊人相似。当时美联储为控通胀连续加息,导致陆军因资金不足推迟防弹衣采购,结果在伊拉克战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这种血的教训,让现今的决策者格外谨慎。 但与2015年相比,环境更复杂。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是反恐战争需求,现在则是大国竞争需要高科技装备。加息可能直接打击AI军工、太空防御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对利率敏感度更高。 乌克兰战场每天消耗美国3亿美元军援,这笔钱主要靠发债支撑。若融资成本过高,国会可能削减援助规模,进而影响战局。这种地缘政治连带效应,是美联储必须考量的变量。 台海方向的风险更不容忽视。美军太平洋司令部2025年申请额外210亿美元预算用于威慑行动,若因利率问题被砍,可能向中国传递错误信号。这种战略误判风险,比经济数据更让华盛顿担忧。 美国军工企业正全力游说降息。雷神公司CEO海斯公开表示:“高利率正在扼杀下一代武器研发。”其最新财报显示,由于融资成本上升,“标准-6”导弹生产线已放缓15%。 美联储决策直接影响美元汇率,而美元地位是美军全球投送的基础。若利率过高导致美元过度升值,将削弱美国军火出口竞争力——2024年军售订单已因价格因素流失180亿美元。 更深远的是制裁能力,美国金融制裁的有效性依赖美元主导地位,而维持这种地位需要精准的利率管理。这种金融武器与军事武器的联动,是现代战争的新维度。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高度依赖进口,如战机用钛金属80%来自俄罗斯。美元强势虽降低进口成本,但地缘风险推升溢价。这种矛盾,使单纯货币政策难以应对复杂局面。 更麻烦的是盟友协调,北约国家通胀率差异巨大,若美联储独断降息,可能引发欧元贬值,进而影响欧洲国防采购能力。这种联盟内部失衡,削弱集体防务效率。 人工智能军事化需要天量投资。五角大楼“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系统(JADC2)需投入950亿美元,这些项目高度依赖风险投资。当前高利率环境,已导致相关初创企业融资额下降40%。 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更受影响。IBM量子部门军品研发负责人透露,利率每升1个百分点,其科研预算就被砍掉8%。这种技术研发的资本敏感性,可能决定未来战场优势。 美军计划2030年前实现基地能源自给,这需要投入300亿美元建设微电网。高利率直接推高项目成本,可能导致进度延迟。而能源脆弱性,正是美军基地的最大软肋。 更关键的是电池技术。电动车普及推高锂价,直接影响军用无人机电池成本。这种军民两用技术的资源竞争,使通胀管理更具战略意义。 中国央行持续降息支撑军工投入。航天科工集团今年获1900亿元低息贷款,用于高超音速武器研发。这种政策差异,正改变中美军力发展速度比。 俄罗斯更采取非常规手段。其央行将利率升至12%,但国防企业获零利率专项贷款。这种“双轨制”虽扭曲市场,但保障了战争需求。 美联储或采取“小步快跑”策略:每季度降息25基点,既缓解军费压力,又控制通胀风险。但这种谨慎做法,可能赶不上地缘政治变化的速度。 另一种可能是定向工具。仿照疫情期间的特别信贷安排,为国防供应链企业提供低息融资。但这需要国会授权,程序复杂。 对华影响的间接波及 若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贬值,中国外储将受损失。但另一方面,人民币相对升值有利于中国进口高端机床等军工原材料。这种利弊交织,需要中方谨慎应对。 更需关注的是资本流动。降息可能促使热钱回流美国,影响中国军工企业融资环境。这种金融波动,比贸易制裁更具隐蔽性。 穆萨莱姆的降息暗示,表面是货币政策的技术性调整,实则是大国竞争全局中的关键落子。当坦克的履带与利率曲线相互缠绕,当战机的航迹与通胀曲线彼此交织,现代战争已演变为综合国力的全方位博弈。 美联储的决策室里,每句关于就业和通胀的讨论,都暗含着导弹射程与舰队规模的换算。这种经济与军事的深度绑定,正是21世纪大国博弈的残酷现实。真正的战略家,必须同时读懂经济数据和军事地图之间的隐秘联系。 信息来源:美联储穆萨莱姆支持10月息,但警告勿“用力过猛” 财联社2025-10-18 03:00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2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