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黄仁勋:美AI晶片出口管制措施让英伟达100%退出了中国】英伟达(

理性闲谈天下事 2025-10-18 02:04:11

【95%→0!黄仁勋:美AI晶片出口管制措施让英伟达100%退出了中国】

英伟达(NVDA) 创办人兼执行长黄仁勋近日现身美国城堡证券参与一场名为「2025 年全球市场未来展望:人工智慧与下一个成长前沿」的对谈活动。

在与红杉资本合伙人Konstantine Buhler 的对话中,黄仁勋不仅勾勒了AI 产业的未来图景,更直接回应了中美科技博弈下辉达在中国市场的困境。

黄仁勋首先定义了AI 驱动的「代理式AI」与「物理AI」两大兆美元级市场,前者指透过数位劳动力补充企业市场,例如英伟达内部已完全采用代码产生工具Cursor 辅助软体工程师与晶片设计,后者则聚焦增强物理世界劳动力,如无人计程车本质上是「数位司机」。

黄仁勋强调,未来AI 将深度嵌入移动物体,重塑生产力边界。

谈到中国市场时,黄仁勋直言:「美国出口管制让辉达100% 退出了中国」。曾获95% 市占率的业务,如今归零。他遗憾地说:「美国实施的政策导致我们失去了全球最大市场之一。」

数据显示,去年英伟达H20 系列晶片在中国市场出货量约60 万- 80 万枚,即便受出口限制,市占率仍远超60%,足见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对于美国对中AI 政策,黄仁勋呼吁「退后一步,回归第一原理」,并指AI 竞赛的关键是赢得开发者,而中国拥有全球约50% 的AI 研究人员、顶尖大学与浓厚创新氛围。

黄仁勋说,「不让中国研究人员基于美国技术开发AI 是错误的」,并称美国需在「保持技术领先」与「确保世界依赖美国技术」之间寻求平衡,制定出「随时间演变的细致策略」,而不是非黑即白的限制。

黄仁勋坦言,目前辉达所有股东预测假设中国业务为零,但仍对政策调整抱持希望。 「希望继续向美国政府解释,提供资讯,争取改变。」

事实上,英伟达从未放弃中国市场。今年7 月,英伟达曾申请H20 晶片出口许可,虽未获合规途径放行,但中国团队仍庞大,工程师正协助中国企业适配通义、DeepSeek 等国产模型至辉达晶片,挖掘现有硬体潜力的性能。

回顾过去,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从未停止。尽管受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2025 财年(截至2024 年末) 在中国与香港收入仍达171 亿美元,年增66%,占全球营收13.1%,但连三年下滑。

根据国际研究机构Omdia 数据,去年英伟达Hopper 系列晶片全球最大买家包括微软、字节跳动、腾讯等,中国市场仍是辉达关键成长引擎。

黄仁勋先前访中时曾表示,英伟达作为全球化企业,科技是全球渴求的资源,为与各国政府沟通创造了机会。 「越介绍公司与技术,越能推动政策制定利于双方。」他强调,面对快速迭代的市场与激烈竞争,维持现状需加大投资,而中国作为第二大技术市场,活力与潜力不容忽视。

在对谈活动上,黄仁勋的核心立场清晰,也就是AI 的未来仰赖开放合作,美国若因过度限制伤及中国,最终可能反噬自身。尽管中国市场暂时归零,英伟达仍以技术支援、团队投入等方式维系连结。这场关于「失去与争取」的对话,既折射出中美科技博弈的复杂性,也揭示全球AI 产业链难以割裂的现实。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理性闲谈天下事

理性闲谈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