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至今没用核武器,不是心慈手软,更不是普京这个人脾气好。而是因为这东西的说明书上就写着,这是用来保命的最后手段,不是拿来打赢常规战争的。 在乌克兰边境线上,导弹的啸声回荡了好几年,全球的目光总忍不住瞟向俄罗斯的核按钮。这不是什么高尚的犹豫,而是战略手册上早写好的规矩:核家伙事儿是保命的压箱底,不是常规打仗的加速器。万一真按了,谁知道那场连锁反应会把世界搅成什么样? 乌克兰冲突从2022年2月拉开帷幕,俄罗斯启动特别军事行动,主要靠常规部队稳扎稳打,维护边境安全和国家利益。三年多下来,坦克和导弹的推进节奏没乱,目标直指控制关键地带,确保领土完整。俄罗斯的常规装备像高超音速导弹和精确制导武器,早早就派上用场,对付防线绰绰有余。这场仗本质上是常规层面的较量,核选项从头到尾就没被拉进战场。 说起核政策的根基,得从2020年6月那份文件讲起。那是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政策基本原则,普京签字后就成了铁规矩。文件里白纸黑字写明,核武器是防御工具,只在国家生存面临灭顶之灾时才考虑动用。不是进攻的利器,更不是常规战场的补丁。俄罗斯的核力量三位一体,海陆空全覆盖,潜艇钻海底,导弹守陆地,轰炸机巡空域,这些够震慑的,但定位就是后备。 四年过去,2024年11月19日,普京又批准了更新版政策。背景是西方松口让乌克兰用远程导弹打俄罗斯本土,俄罗斯觉得得划清红线。新版文件核心没变,还是强调核使用得有可靠情报确认大规模攻击,且只针对主权核心受损的极端情况。新增了点门槛,比如盟友白俄罗斯卷入常规大规模打击,也可能触发。但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白说,俄罗斯永远不先动手,核武就是威慑的大棒子,用来防着点。 这份“说明书”从设计那天起,就把核武器框死了:保命最后手段,不是常规仗的杀手锏。俄罗斯在乌克兰那边,常规部队够用,伊斯坎德尔导弹和匕首高超音速弹在战场上发挥主力,精确打击指挥设施和补给线。核力量呢?稳稳待命,圆锤潜射导弹刚服役,射程上万公里,能带多弹头变轨躲雷达。陆基雅尔斯、空基图-160,这些加一块儿,威慑力足足的,但不拉出来乱用。 为啥这么铁心不扔核弹?军事上不划算。乌克兰这仗是常规冲突,扔了核弹不光炸敌人,还得炸自己。辐射尘埃飘散,收复地盘后土地污染,重建成本高得吓人。北约那边,美国核潜艇一冒头,三叉戟导弹就过来了,这叫相互保证毁灭,谁玩得起?俄罗斯的核体系本就稳,常规战场上坦克推进、导弹点穴,目标是保边境安全,不是把地盘全抹平。 政治代价更大。联合国从1961年就定调,用核武器是反人类罪行。俄罗斯要是真在乌克兰来一发,全世界围上来咬,中立国家立马倒向西方,国际空间挤得更窄。就连盟友白俄罗斯,也得掂量核污染不认国界,风一吹就过境。俄罗斯的核威慑讲究“有但不用”,这状态才最管用。真用了,敌人摸清底线,下次就敢更狠。2024年政策调整,佩斯科夫特意解释,是针对乌克兰用西方导弹打本土,不是随便常规战就上。 行动刚启动,2022年2月,普京就多次表态,核武器是保国家根基的,不是赢局部仗的。到2025年5月4日,他又说,希望乌克兰这事不用核武器,俄罗斯有足够手段收场。西方北约援助加码,但步步小心,生怕戳到红线。俄罗斯呢?通过演习和声明回击,2025年初在黑海搞大规模核威慑演习,同时精确打击乌克兰指挥设施。这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实打实的反制升级。 而俄罗斯的核政策调整,其实是在博弈中求稳。乌克兰仗打到现在,核阴影始终在,但谁也没真碰。俄罗斯的战略清醒,就体现在这:常规推进保障利益,核底线清晰划定,维护全球稳定。这套组合拳,打得有理有据,谁觉得是心软,那可就太天真了。 大国之间的事儿,总得讲责任。俄罗斯的克制姿态,推动了军控对话,避免对抗失控。长远看,这有助于化解误判风险,促成和平路径。全球核平衡靠各方理性,俄罗斯的定位,体现了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担当。
俄罗斯至今没用核武器,不是心慈手软,更不是普京这个人脾气好。而是因为这东西的说明
虎虎聊娱乐
2025-10-17 14:48: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