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4岁女孩的事,我不敢看第二遍。 成绩班里前几,妈妈说正常能考深圳前20的高中——要知道深圳90多所公立高中,这姑娘得多攒劲。同住一个小区的男孩,平时一起上下学,妈妈还总接送他,想着“有个伴能护着女儿”。 可那天妈妈没像往常一样扒着窗户看楼下——等再见到女儿,是永远的沉默。 现在她还总给女儿发微信:“今天做了你爱吃的虾”“楼下的月季开了”,像以前睡前聊学校的事一样;不肯搬家,说“万一优优回来,找不到家怎么办”。整个人瘦得脱了形,走在路上都飘着,像被抽走了魂。 有个6岁女儿的爸爸留言:“看新闻时我抱着女儿哭,‘天塌了’这三个字,我不敢想自己经历会怎样。” 我们总说“要保护孩子”,可有时候危险藏在最熟悉的角落——你以为的“安全伴”,可能是未拆的炸弹;你漏看的那一眼,可能是一辈子的“如果”。 如果你是家长,会不会也像这位妈妈一样,反复揪着“那天要是……”不放?评论区聊聊,我们一起给优优妈妈递杯热乎水——她还在熬,我们别让她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