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42岁单亲妈妈带女儿看病,付款却多按一个“0”,将女儿5000元抚养费,误

语蓉聊武器 2025-10-16 11:47:26

河南一42岁单亲妈妈带女儿看病,付款却多按一个“0”,将女儿5000元抚养费,误转给陌生人!她连打几十通电话、发信息恳求,对方却石沉大海。女子崩溃哭诉:“孩子病还没看上,钱能还我吗?给您红包也行!” 在ATM机前,42岁的熊女士指尖划过屏幕,演示着无需输入全名就能转账的操作。 这个动作背后,是她连日来的焦灼与无助——女儿的5000元治病钱,就因为这样的转账漏洞和自己多按的一个0,落入了陌生人账户。 四十多通电话、近十条短信,外加女儿的病历照片,都没能撬动收款人的一丝回应。 律师早就给出了明确结论:张先生账户里多出的5000元属于“不当得利”,《民法典》第985条规定,没有合法依据取得的利益,必须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的付建律师进一步说明,若明知是转错款项仍拒不归还,可能涉嫌侵占罪,5000元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法定标准。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的邓千秋律师也补充,熊女士可通过银行协调、法院起诉、强制执行等途径维权,还能主张利息损失和治疗延误产生的额外费用。 可法律条文的清晰,解不了当下的燃眉之急。 时间回到10月9日上午,熊女士正为女儿的牙病筹备费用。 作为独自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这5000元抚养费既是母女俩一个月的生活费,也是女儿拔牙治疗的“救命钱”。 为了缴费方便,她计划将钱从女儿银行卡转到自己账户,却因心急输入账号时多按了一个0,钱款直接转入了账号仅差一位数的张先生名下。 发现转错的瞬间,熊女士脑子“嗡”的一声,她立刻开始联系张先生。 从清晨到深夜,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短信发了一条又一条,她详细说明自己的单亲处境,附上女儿的病历照片,甚至承诺只要还钱就包红包感谢,可所有沟通都石沉大海。 无奈之下,熊女士选择报警,民警建议她通过法院起诉,可当时正赶上农忙,家里的农活离不开人,女儿的病也耽误不起,漫长的诉讼流程让她望而却步。 女儿那句“妈妈,钱是不是要不回来了”,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让她陷入深深的自责,连日来吃不下睡不着,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憔悴。 走投无路之际,她只能求助媒体,希望借助舆论力量让张先生看到。 事件曝光后,有网友表示,5000 元是女儿的治病钱,还是母女俩一个月生活费,就因为 ATM 转账不用输全名,加上心急多按个 0,转到了账号仅差一位的张先生账户。 四十多通电话、近十条带病历的短信,人家都石沉大海,这也太冷漠了吧!单亲妈妈农忙加孩子治病,打官司耗不起才找媒体,换谁不急啊? 律师都说了这是不当得利,必须返还,拒不还还可能涉嫌侵占罪,有银行协调、起诉这些维权路。 之前江苏有人误转手术费被主动还,广东有人占着生活费被起诉赔偿,做人咋差这么多? 转账时多核对下姓名卡号,大额先转 1 元测试,就能少很多麻烦。真心希望张先生能良心发现,赶紧把救命钱还了,别让人家妈妈自责,别耽误孩子治病,也别把自己逼到违法的地步! 这种转账方式无需输入收款人全名,仅显示部分姓名供核对,稍不留意就会出错,电话转账也存在类似漏洞。 转账时多核对一遍姓名和卡号,大额或紧急款项先转1元测试,这些简单的操作就能避免很多麻烦。 但对此刻的熊女士来说,最迫切的愿望还是张先生能主动联系她。 希望这位张先生能早日看到相关报道,体谅一位单亲妈妈的艰难与孩子的健康需求,主动归还这笔治病钱,让孩子能及时接受治疗,让这场因疏忽引发的困境早日落幕。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58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