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电诈园死灰复燃,规模比之前更大,幕后推手与特朗普关系密切 缅甸电诈的“回魂术”并不神秘,背后就是钱和技术两个字,这一次,靠的不是人海战术,而是卫星互联网“星链”。 据披露,仅缅甸妙瓦底周边就有至少8个电诈园区正密集使用星链设备,这意味着,就算政府断了地面网线,诈骗集团也能自建“天上通道”,照样运作如常。 别以为电诈只是键盘侠敲敲字、打打电话那么简单,现在的缅甸妙瓦底,已经变身成“科技犯罪试验田”。 星链这玩意儿本来是服务于偏远地区的高科技互联网方案,现在却成了诈骗集团的“续命管道”。 过去,政府还能通过切断电信、封锁网络来打击这些园区,但星链来了之后,电诈园区就像装上了“外挂”,再也不怕断网。 就算在深山老林,只要能看到天,他们就能继续作案,这种改变,不只是“升级设备”,而是直接把电诈从地面搬到了云端。 更要命的是,星链系统的部署门槛并不高,设备可以通过黑市转手,甚至有媒体爆料称,一些园区直接通过第三国代理商购入设备,逃避监管,换句话说,缅甸电诈不光“没死透”,还学会了“穿马甲、换皮肤”。 中国和缅甸、泰国等国联手发起的打击行动堪称“重拳出击”,缅北的“果敢四大家族”几乎被连根拔起,白所成、魏怀仁等核心人物都被移交给中方处理,短短两年,5.3万多名涉诈嫌犯被抓,电诈窝点几乎被清空。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旧园区被攻破后,电诈集团开始“战略转移”,把阵地从果敢、清水河一带迁往妙瓦底、达威这些地方。 这些地区地形复杂、执法力量薄弱,本地武装割据,基本处于“谁强谁说了算”的状态,给了电诈集团钻空子的机会。 2025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网民举报的境外电诈案件再次激增,公安部也承认,电诈活动“出现新趋势、新动向”。 尤其是妙瓦底地区,不仅园区数量激增,作案手法也更加隐蔽,比如通过AI语音合成冒充亲属、冒充银行客服,还有利用Deepfake技术进行真人视频诈骗,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次技术加持下的全面反扑。 技术能不能被滥用,关键看谁在管,眼下星链被拿来搞电诈,美国难道不知道?当然知道,多个缅甸电诈园区使用星链设备,美国国会也有人要求SpaceX解释。 但马斯克本人和SpaceX公司一直保持低调回应,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更不见任何实际行动。 而特朗普本人和马斯克的关系也不见外,几次公开场合都对他“高度评价”,甚至在社交平台上互动频繁。 因此,有人质疑,美国政府是否默认了星链流入电诈园区这件事?毕竟,只要不在美国本土作案,管你是在妙瓦底还是马来半岛,美国的态度似乎是“你们自己解决”。 面对缅甸电诈的“王者归来”,中国也在悄悄变招,仅靠抓人已经不够,关键要“打链”,从技术、资金、人员、物流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封堵。 中国也在尝试技术反制,公安系统正在研发“星链信号探测+干扰”技术,尝试在边境地区构建“低轨空间监控圈”,一旦发现非法星链信号,立刻定位干扰。 虽然这项技术目前还在测试阶段,但已经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会任由高科技成为犯罪保护伞。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推动与东南亚国家达成“双刑事管辖”机制,即便电诈分子藏身境外,只要受害人在中国,照样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责。 这个机制一旦落地,将彻底打破一些电诈分子“人不在中国就没事”的幻想。 电诈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烦恼,而是整个地区的毒瘤,它不仅危害社会治安,还在侵蚀国家之间的信任,如果任由这类犯罪借助高科技蔓延下去,最终受害的只会是所有普通人。 但缅甸内部政局仍不稳定,军事政权与地方武装博弈不断,泰国、老挝等国虽然愿意配合中国打击电诈,但自身能力有限,边境管控难度极高。 再加上部分国家内部腐败问题严重,部分官员甚至与电诈集团沆瀣一气,使得跨国执法难上加难。 缅甸电诈园的“死而复生”不是偶然,而是一次技术与资本联手的变种回潮,星链成了他们的新武器,马斯克成了他们的“隐形盟友”,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纵容,更让这一切有了现实土壤。 正如有学者所说:“网络犯罪是技术问题,更是治理问题,不能只靠警察追人,而要靠国家间合力建‘防火墙’。” 但中国也在迅速应对,从区域协作到技术反制,从法律追责到跨境联合,逐步织起一张天罗地网。 这场较量,不只是警匪斗争,更是一场全球科技伦理与主权博弈的拉锯战,我们不能让科技成了犯罪的“避风港”,更不能让跨国利益集团在“自由市场”的幌子下,给犯罪分子递上“星链钥匙”。 电诈在升级,治理也必须进化,这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拼的不只是快,更是稳、准、狠。 信息来源:“星链”成东南亚电诈利器?美议员要求马斯克解释——环球网
缅甸电诈园死灰复燃,规模比之前更大,幕后推手与特朗普关系密切 缅甸电诈的
顾议史实
2025-10-16 11:40: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