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态势看,卢秀燕想在2028年成为国民党候选人确实不太可能。国民党主席改选,

烟雨评社 2025-10-15 14:53:20

从目前态势看,卢秀燕想在2028年成为国民党候选人确实不太可能。国民党主席改选,她拒绝接棒朱立伦,声称要坚守台中应对关税挑战,实则可能是布局2028大选,想躲过2026地方选举麻烦直取大选。 国民党主席改选参选人已完成登记,台中市长卢秀燕的缺席引发关注。 尽管被党内寄予厚望,卢秀燕却选择婉拒接棒,坚守台中市长岗位。她以台中产业面临美国关税挑战为由,表示“最困难的时候,妈妈会留在家”,强调需带领台中产业界渡过难关。 先说说卢秀燕拒绝接棒国民党主席的 “关税挑战” 理由,台中是台湾地区的制造业重镇,机械、食品加工、精密仪器等产业对出口依赖度很高,尤其是对大陆市场的出口占比超过 30%。 近年来大陆针对部分台湾产品调整关税政策,台中不少企业受到影响,比如台中知名的食品企业旺旺集团,其休闲食品出口大陆的关税税率有所提高,导致企业利润下滑;还有机械制造企业,原本向大陆出口的机床设备,也面临关税增加带来的订单减少问题。 卢秀燕作为台中市长,需要协调企业应对关税变化,这些工作确实需要投入精力,也让她有了 “坚守台中” 的合理借口。 但跳出台中的局部视角,卢秀燕的选择更像是一种政治策略。2026 年台湾地区将举行县市长选举,作为现任台中市长,卢秀燕如果想继续留在地方,就需要参加连任选举;如果选择接棒国民党主席,按照党内惯例,可能需要辞去市长职务,专心处理党务。 而 2026 年的地方选举对国民党来说并不轻松,民进党大概率会加大对台中这个 “蓝营重镇” 的攻击力度,从政绩、民生等方面找突破口,卢秀燕如果参选连任,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应对选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利,不仅丢了市长职位,还会影响后续的政治生涯。 反之,如果她不接主席、也不参选 2026 年地方选举,就能以 “无官职” 的身份专注筹备 2028 年大选,既避免了地方选举的风险,又能保留 “台中政绩” 的政治资本,这也是不少人认为她 “想躲过 2026 麻烦” 的核心原因。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卢秀燕出了不少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格局。目前国民党内有意冲击 2028 年大选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新北市长侯友宜、前副主席连胜文,还有在党内深耕多年的 “立委” 江启臣等。 侯友宜在新北执政多年,政绩扎实,2022 年连任时得票率超过 58%,在党内基层的支持度很高;连胜文背靠连家的政治资源,在工商界和深蓝群体中影响力不小;江启臣则年轻有活力,擅长沟通协调,在党内中生代中呼声不低。 这些人要么有地方政绩,要么有党内人脉,要么有群体基础,相比之下,卢秀燕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台中,在全台范围内的号召力还有差距。 而且国民党选择候选人时,很看重 “整合能力”,需要能团结党内不同派系、吸引中间选民的人,卢秀燕在党内的派系属性相对模糊,既不属于传统的 “本土派”,也不是 “深蓝派” 核心,想要整合党内资源难度不小。 另外,2028 年大选的外部环境也对卢秀燕不利。目前两岸关系复杂,大陆对 “台独” 势力的遏制力度持续加大,台湾地区的选举越来越受到两岸政策的影响。国民党候选人需要在两岸关系上有清晰且能被大多数选民接受的立场,既要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又要平衡岛内的 “本土意识”。 卢秀燕在任台中市长期间,虽然推动过两岸城市交流,比如与大陆的苏州、厦门等城市开展经贸合作,但在两岸关系的核心议题上,表态相对模糊,缺乏系统性的论述。 相比之下,侯友宜虽然也谨慎,但在 “九二共识” 等问题上的立场更明确,更容易获得深蓝群体和中间选民的信任;连胜文则因为家族背景,在两岸经贸合作领域有更多经验,这些都可能成为卢秀燕的竞争劣势。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国民党的选举机制。国民党选择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通常会通过 “征召” 或 “初选” 两种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得到党内大佬、地方诸侯和基层党员的多方支持。 卢秀燕目前虽然在台中拥有一定的支持度,但在党内高层和其他地方县市的影响力有限,比如在高雄、台南等传统绿营县市,她的知名度和支持度都不高。 在台北、新北等蓝营核心区域,也难以与侯友宜等本地领导人抗衡。如果不能在党内形成广泛的共识,即使她想冲击候选人资格,也很难获得足够的支持票。 综合来看,卢秀燕拒绝接棒国民党主席、声称坚守台中应对关税挑战,或许有布局 2028 年大选的考量,但从国民党内部的竞争格局、她自身的政绩争议和外部的两岸环境来看,她想在 2028 年成为国民党候选人,确实面临太多障碍。 短期内,她可能会继续以台中为基地,通过推动经贸合作、解决民生问题积累更多政绩,但要想突破党内的竞争壁垒,赢得全台选民的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信源:东南网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