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0月11日,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支持所谓中国管东方,

小加娱的史书 2025-10-13 12:44:00

[浮云]10月11日,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支持所谓中国管东方,美国管西方的格局,美国不能接受中国在周边为所欲为,并强调美国自己就是太平洋国家,有权深度参与亚洲事务。   中美关系像一场拉锯战,一方推进,另一方就得调整阵脚,不是简单的谁赢谁输,而是两股力量在全球舞台上碰撞出的火花。   美国作为老牌玩家,手握金融体系的钥匙,中国则靠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韧性稳扎稳打。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依然超过6000亿美元,这不是巧合,而是两国经济脉络纠缠太深的现实。 谁要是贸然抽丝剥茧,都会伤到自己,想想看,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从芯片到消费品,撤出成本高得吓人。   中国出口链条上,美国订单占比不小,断链就等于自断臂膀,这种相互依赖,不是弱点,而是大国之间不得不面对的枷锁。   依我看,这里头最大的风险不是明面上的对抗,而是隐形的误判,实力相当的对手,往往最容易低估对方的底线。   美国一些人还停留在旧印象,以为中国会因为经济压力就让步;中国这边,也可能忽略美国在盟友体系上的杠杆效应。   2025年,台海周边演习频次增加,美国增加对台军售,中国则强化海警巡航,这不是在玩火,而是考验谁的耐心更长。   美国要是继续把亚太当成自家后院,中国自然会筑起更高墙;反过来,中国若一味强调“核心利益”,美国盟友就更铁了心抱团,结果是双输:资源浪费,信任崩盘。   当然,不能只看负面,两国在一些领域,还是有合作空间的,全球变暖不是谁家的私事,2025年极端天气频发,美国西部干旱,中国南方洪涝,两国联手研发碳捕获技术,就能分担压力。   疫情后,疫苗分发和公共卫生情报共享,也证明了务实对话的价值。   但这些合作,像脆弱的桥梁,一有风浪就晃荡,为什么?因为底层信任缺失,美国总担心中国“窃取”技术,中国则疑虑美国“遏制”发展,这循环下去,谁都累。   同时中美博弈不只是双边事,还牵动全球格局,欧洲、日本、印度,这些玩家都在观望,美国拉盟友建“印太经济框架”,中国推“一带一路”连通欧亚。   谁的模式更吸引人?不是靠喊口号,而是看实效,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建路修桥,换来资源和市场;美国强调“民主价值”,但援助条件多,执行慢。   2025年,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增长点多在中国,美国影响力却在滑坡,这是美国最大的隐忧:实力相当时,光靠硬实力不够,软实力更关键。   中国用行动证明“共赢”可行,美国若还停在“零和”思维,早晚被甩在身后。   你认为如果中美真能找到平衡点,亚太会变成什么样?是新冷战,还是新型共荣?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美前驻华大使不装了:凭啥和中国组G2划“势力范围”?

0 阅读:0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