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哭,也没喊冤。 只是在解约那天,把银行卡里最后的237万转了出去。 不是赔偿,是买断。 前公司给她包装了三年“甜妹”人设——笑要露八颗牙,说话要带“呀”“嘛”,连摔跤都要摔得可爱。 观众说她萌,她自己知道,那是被剪掉的脾气、被删掉的台词、被压住的呼吸。 2025年3月,她去试镜《不甜》。 导演问:“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 她没说“温柔”“乖巧”,也没背剧本里的标准答案。 她说:“我不想再演讨好型人格。 ” 那一句,让整个剧组停了三天。 原剧本里,女主被陷害后哭着等男主来救。 改成她提前布好局,反手把对手推下台。 醉酒戏改成她拎着酒瓶,一边笑一边说:“你们觉得我软,是因为我没动真格。 ” 没人教她这么演。 是她自己改的。 她推掉三个甜宠网大,损失八百万。 零宣发进组,没粉丝群,没商务合作,连微博都清空了。 可剧组看片会一过,平台直接把项目从A级提成S-,追加两千万。 豆瓣小组里有人发帖:“她不是在演戏,是在拆掉自己身上所有标签。 ” 同一天,糖衣传媒旗下三个练习生悄悄申请解约,理由一模一样:“我想试试,不甜,能不能活。 ” 法院公示里,那237万写得清清楚楚:和解,放弃竞业限制。 她自由了。 不是靠爆红翻身,不是靠炒作上位。 是用钱,换回了说“不”的权利。 现在,《不甜》定档2026暑期。 没人再提“甜妹”两个字。 观众等的,是一个敢把剧本攥在手里的女孩。 她终于不用再笑着,假装自己很甜了。
她没哭,也没喊冤。 只是在解约那天,把银行卡里最后的237万转了出去。 不是赔偿
清泉石上流走
2025-10-13 02:22:54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