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9日中国发布的两份稀土相关公告,不仅让美国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也让欧

文人学社 2025-10-12 10:59:29

0 月 9 日中国发布的两份稀土相关公告,不仅让美国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也让欧洲多国紧急启动应对磋商。 新规的核心是构建全链条管控体系。与以往侧重资源出口不同,此次将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等技术及载体全部纳入监管,甚至对含中国稀土成分 0.1% 以上的境外物项实施许可管理。 这种覆盖从技术到实体的管控,堵住了 “进口原材料自行加工” 的规避空间。 政策特别明确禁止技术流向军事领域,对 14 纳米以下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端应用实施逐案审批,监管力度在稀土产业史上尚无先例。 美国市场的反应迅速且直接。 政策发布次日,道琼斯指数重挫 878 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 3.56%,创下 4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冲击集中在三大领域,每架 F-35 战机需 900 磅稀土材料,美国国防部 90% 以上稀土加工依赖中国供应,现有库存仅能支撑 F-35 生产 6 个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推迟战机升级项目。 英伟达因精密传感器短缺股价下跌近 5%,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美国的电机磁体供应告急。 美国本土替代能力不足,重建完整产业链需至少 8 年,冶炼厂建设投入超百亿美元。 欧洲的焦虑同样源于产业依赖。德国经济部发言人 10 月 10 日回应称,已在欧盟层面展开深入讨论,虽承认出口管制的国际通行性,却强调对 “供应收紧” 的担忧。 欧盟 99% 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储备仅够支撑汽车工业 87 天,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曾警告,稀土断供将致 60 万人失业。 欧盟计划投资 23 亿欧元建设本土供应链,目标 2030 年将进口依赖度降至 70%,但短期内难以填补缺口。 中方的政策设计包含多重缓冲机制。 公告设置了合理的过渡期,方便企业履行既有商业合同。对于紧急医疗、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救助等人道主义救援用途,出口可豁免许可。 符合规定的贸易申请将正常获批,并非全面封锁出口。商务部明确说明,管制目的是防范技术被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维护国家安全和防扩散义务,同时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这场政策调整背后,是中国稀土产业角色的转变。 从过去的 “资源供给者” 转向 “规则制定者”,中国拥有全球半数以上稀土深加工专利,通过稀土期货交易所掌控 60% 交易量,推动定价权向东方转移。 此次政策创新性引入 “实质性帮助” 原则,即使出口非管制物项,若明知用于境外稀土产业链建设仍需许可,这种监管逻辑的应用,是对自身技术优势的合法保护。 打击稀土走私为政策出台提供了现实背景。 今年以来,国家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同时发现部分境外组织非法获取稀土技术,生产物项用于军事敏感领域,对国家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中方始终保持开放沟通的态度。明确表示愿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合作,促进合规贸易。 政策纳入管制的物项范围有限,还采取多种许可便利措施,体现了在维护安全与保障供应之间的平衡。这种负责任的做法,既坚守了国家安全底线,也为全球产业链稳定留出了合理空间。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