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96的董铭霄,三年没打上球,毛巾都挥出包浆了。 天津队主攻堆成堆,她站在边上,像件压箱底的礼服——没人穿,但谁都晓得值钱。 今年春天,她被“零租金”送去了河南。 没人想到,这姑娘一上场,球砸得地板直颤。 九局32分,进攻成功率46%,队内第二。 没人再喊她“板凳花瓶”了,教练组直接给她配了“隐形一传保护罩”——自由人站她边上,随时接飞球。 天津没要回她,反而签了份“对赌协议”: 你要是2026年急着把她捞回来,得保证她打满30%场次。 不然,河南不放人。 国家队也盯上了。 27人后备名单,她排18号,第一项任务:一传到位率,从35%干到50%。 不是让她当主攻,是让她当“能接能打”的主攻。 她不是被放弃的天才。 她是被逼着长出翅膀的苗子。 天津不缺冠军,缺的是能自己飞起来的年轻人。 河南不缺外援,缺的是能把球抡进网窝的傻力气。 国家队不缺明星,缺的是能扛住一传还能扣死对手的“四号位狠人”。 她没在天津练成神。 但在河南,她活了。 租借不是流放,是给天赋开了一扇后门。 门后头,不是替补席,是奥运的影子。
外地人对天津的几点误解1以为津塔是天津最高楼,其实津塔只是天津第五高楼,市区第
【20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