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当公开提醒任何国家,谁要是敢打击中国本土目标,不管从哪儿发动攻击,中国在毁

烟雨评社 2025-10-11 16:48:43

中国应当公开提醒任何国家,谁要是敢打击中国本土目标,不管从哪儿发动攻击,中国在毁掉攻击源的同时,还将打击对方国家的本土目标!这回中国绝不含糊! 中国国防政策一直强调防御性,目的是保护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些年国际环境挺乱的,有些国家在台湾和南海老是搞事儿,中国官方渠道反复说,侵犯本土就得面对对等回应。 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支撑这种 “双重反制”。从毁掉攻击源来看,中国的侦察预警体系早就实现了 “全域覆盖”。 北斗导航系统能精准定位移动目标,高分卫星可以实时监控重点区域,预警机、无人机组成的空中侦察网络能 24 小时巡逻,不管对方的导弹发射车藏在深山里,还是战机从航母上起飞,或是潜艇在海底潜伏,基本都能被及时发现。 发现之后的反制手段也很全面,东风系列导弹能覆盖不同射程,从近程的东风 - 15 到远程的东风 - 41,既能摧毁对方的导弹发射阵地、机场、港口这些攻击源头,还能精准打击指挥中心。 就像东风 - 26 导弹,被称为 “航母杀手”,不仅能打移动中的航母,还能打击对方本土的固定目标,射程覆盖第二岛链,这就是 “毁源头” 的硬实力。 更关键的是 “打击对方本土目标” 的能力,中国早就具备这种战略威慑力。中国的战略核力量不用多说,巨浪 - 2 潜射导弹能从深海发射,直接打到对方本土;轰 - 6K 轰炸机可以携带巡航导弹,实现远程奔袭;加上陆基的洲际导弹,形成了 “三位一体” 的核反击体系,这是最根本的威慑。 除了核力量,常规武器的远程打击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长剑 - 100 巡航导弹射程远、精度高,能对对方本土的军事基地、工业设施实施精准打击;高超音速导弹如东风 - 17,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对方的防空系统很难拦截,一旦发射就能快速命中目标。 这些能力不是 “纸面上的参数”,而是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的实战能力,2024 年中国海军在南海的演习中,就曾用东风导弹精准摧毁模拟的 “敌方岸上目标”,向外界展示了反制实力。 中国要公开这种警示,也是基于当前复杂的安全形势。这些年有些国家总在中国周边搞动作,美国在亚太部署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把导弹发射车部署到韩国、菲律宾,这些导弹的射程能覆盖中国东部沿海城市。 日本不断强化 “反击能力”,购买的战斧巡航导弹能打到中国本土;还有些国家跟着炒作 “台海有事”,甚至扬言要 “军事介入”。这些行为都在模糊 “中国本土安全” 的红线,要是中国不明确反制措施,很容易让这些国家产生 “打擦边球没事” 的错觉。 就像之前有外媒炒作 “美国可以用无人机袭击中国沿海工厂”,这种言论要是不被及时驳斥和警示,很可能引发更危险的试探。 而且中国的这种警示,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国际法明确规定 “国家有自卫的权利”,当本国领土受到攻击时,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保护自己,是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 俄罗斯、美国等大国也都有类似的 “反制政策”,美国的《国家军事战略》里就明确写着 “任何攻击美国本土的行为都将遭到毁灭性反击”,俄罗斯更是多次强调 “攻击俄罗斯本土将触发核反击”。 中国现在把反制措施说得更具体,只是跟其他大国一样,明确自己的安全底线,不是 “挑衅”,而是 “避免误判”,让其他国家清楚知道 “什么能做,什么绝不能做”,反而能减少冲突风险。 中国过去一直强调 “防御性国防政策”,但防御不代表 “被动挨打”,更不代表 “受攻击后不反击”。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国家把中国的 “克制” 当成 “软弱”,不断在安全问题上试探中国底线。 这种时候,中国就该把反制措施公开说清楚:谁打中国本土,就先毁谁的攻击源,再打谁的本土。这种态度不是 “激化矛盾”,而是 “维护和平”,只有让潜在的攻击者知道后果有多严重,他们才不敢轻易动手,才能真正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从中国的国防建设节奏也能看出,这种 “双重反制” 能力一直在强化。2025 年中国国防预算中,用于 “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和 “侦察预警体系” 的投入占比明显提升,海军的新型驱逐舰、空军的新型战机、火箭军的新型导弹都在批量列装。 这些装备不是用来 “主动进攻” 的,而是用来 “保障反制能力” 的,确保一旦有国家触碰红线,中国能实实在在地落实 “毁攻击源、打对方本土” 的承诺。 总之,中国必须以坚定而清晰的态度向全世界表明:我们不是好欺负的!我们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坚实支撑,有坚定不移的决心保卫国家的每一寸土地。那些妄图攻打中国本土的国家,最好趁早打消这个愚蠢的念头,否则,他们必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难以承受的后果。 信源:《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_中国政府网

0 阅读:3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